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近日,針對當前兒童用藥安全問題,國家衛生計生委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保障兒童用藥的若干意見》。《意見》從鼓勵研發創制、加快申報審評、確保生產供應、強化質量監管、推動合理用藥、完善體系建設、提升綜合能力等環節,對保障兒童用藥提出了具體要求。這也是十幾年來我國關于兒童用藥的第一個綜合性指導文件。這項意見對于我國兒童用藥安全意義重大。
兒童用藥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安全性問題
去藥店給孩子買藥,說明書上“兒童酌減”之類語焉不詳的字眼,令年輕的父母無所適從:怎么酌?減多少?兒科醫生處方上,往往也只是醫生根據成人用藥數據和自己的經驗,作出用藥“醫囑”。
目前,臨床中兒童藥品大多是成人藥品的減量,沒有針對兒童的臨床試驗數據,往往是成人用藥積累多年的經驗,再摸索著用到兒童身上。
我國3500多種化學藥品制劑中,供兒童專用的僅60種(含中成藥),約占整個藥物制劑品種的1.7%。“兒童用藥種類有限,基本集中在治療發熱、咳嗽及胃腸疾病上,劑型和規格也少。”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藥品大多沒有標明針對6個月以下兒童的用藥信息,也就是說,6個月以下患兒用藥幾乎全憑醫生經驗。這一現狀存在相當大的風險,一旦出現問題,也難以追究責任。
谷慶隆等人士紛紛發表自家意見
“由于兒童藥劑市場份額少,而制作工藝比較復雜。比如,兒童喜用水劑、散劑,口感要香甜,需要添加輔料,工藝相對復雜,新藥研發費用大,生產成本較高。由于目前定價機制不太合理,企業沒有生產積極性,臨床就無藥可用。”谷慶隆說。
鑒此,《意見》專門提出,要對兒童藥價格給予政策扶持,按規定及時將兒童適宜劑型、規格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
兒童用藥“良藥不苦口,定量不靠手”目標有望實現
此舉有望加快兒童用藥“良藥不苦口,定量不靠手”目標的實現,困擾醫生和患兒“無藥可開、無藥可用”的問題也將逐步得到緩解。
《關于保障兒童用藥的若干意見》從研發、生產、監管等多個環節進行了規范和扶持,引導企業為兒童“量身定做”適宜劑型和規格的藥品。
國家衛計委藥政司司長鄭宏表示,此次出臺意見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從研發、生產、監管等多個環節來推動企業主動為兒童“量身定做”適宜劑型和規格的藥品,實現兒童用藥“良藥不苦口,定量不靠手”的目標。困擾醫生和患兒“無藥可開、無藥可用”的問題也有望得到逐步緩解。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副司長羅艷表示,隨著各項政策的逐步到位,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小量裝”兒童藥投向市場。
根據《意見》要求,對部分臨床必需,但尚在專利保護期的進口兒童用藥,要探索建立價格談判機制,推動降低藥品價格;發揮醫療保險對兒童用藥的保障功能,按規定及時將兒童適宜劑型和規格納入基本醫療保險的支付范圍。“相信這兩點將對降低兒童用藥價格起到積極作用。”羅艷說。
除此之外,《意見》還提出,在申報審評和研發創制方面,對于部分臨床急需的兒童適宜品種、劑型、規格,建立申報審評專門通道。
“目前各地的一些兒童專科醫院都自行研制出了一些兒童的專用制劑。但是出于安全等多方面的考慮,我們國家一般藥物的審批過程比較繁瑣,所以,一些醫院研制出來的藥物干脆就只能作為院內制劑在院內售賣,不能作為藥物全面上市。這樣一來,一些制劑效果良好的醫院經常出現一劑難求的局面,而患者在其他地方又買不到。”
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副主任委員、首都兒科研究所副所長王天有認為,這些規定相當于為兒童用藥的推廣面世開了綠燈,將大大提高生產者的積極性。
此《關于保障兒童用藥的若干意見》的出臺,如果里面所提出的建議和要求均能確實落實的話,這對于兒童用藥安全無疑會又多了一重厚厚的保護膜,相信藉此,兒童用藥安全性問題的發生就會大大減少。
(責任編輯:黃莉莉 )
文章關鍵詞:
5月3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南方醫藥研究所在廣州發布了中國首份兒童用藥安全報告。該報告提出了“中國兒童用藥安全感指數”。發布會上……詳細>>
國家食藥監局明確表示,1歲以下兒童禁用小兒退熱鎮痛藥優卡丹。有關專家指出,“優卡丹”含有金剛烷胺成分,雖然迄今為止,并未有臨床報告顯示金……詳細>>
隨著老百姓自我保健意識的日益提高,藥品不良反應的危害越來越得到社會的重視,面對如此嚴峻的用藥安全,除了藥品監管部門加強管理外,平時老百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