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有患者遇上這樣的問題:吃了某些止咳藥之后再進食海鮮,如魚、蝦、蟹等等,突然現皮膚潮紅、頭暈、心跳加快,甚至還出現蕁麻疹之類的癥狀。其實,這主要是因為誘發了由組胺引起的過敏反應。
組胺是什么,為什么能引發過敏?
組胺是自體活性物質之一,在體內由組氨酸脫羧基而成,組織中的組胺是以無活性的結合型存在于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的顆粒中,以皮膚、支氣管粘膜、腸粘膜和神經系統中含量較多。當機體受到理化刺激或發生過敏反應時,可引起這些細胞脫顆粒,導致組胺釋放,與組胺受體結合而產生生物效應。可見,組胺是引起過敏反應的重要物質。
為什么止咳類藥物和海鮮不宜同用?
而不少的海鮮類都含有豐富的組氨酸,這些組氨酸在人體內經過相關酶的作用就會生成組胺。自然就給過敏反應的誕生創造了前提條件。我們知道,正常來說,這些組胺進入到人體,會快速的被我們胃腸道的酶體而滅活的。但是如果此時你還服用了一些止咳藥之類的藥物的話,那結果可能就不一樣了。因為一般的止咳藥類藥物都是含有可待因成分的,而可待因的存在就會影響到胃腸道相應的酶體去滅活這些多余的組胺,甚至還會促進組胺在人體的釋放,從而,諸如皮膚發紅,頭暈等過敏反應就出現了。所以,為了自己的安全健康著想,請服用了止咳藥類藥物的患者在短時間里不要食用海鮮類食品,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過敏反應。
對于那些本來就很容易過敏,即那些曾經有過食物或藥物過敏史的人而言,就更應該注意不要同服了。當然,沒有過敏史的建議也是不要同用。因為當過敏反應生成后,再去分析究竟是藥物還是食物本身引起的過敏,是比較困難的。
酮康唑等西藥和鹿茸等中藥也能引發組胺類過敏。
除了組胺之外,還有一些藥物是能夠促進體內組胺釋放的,如酮康唑等西藥和鹿茸等中藥。這些藥物引發過敏反應的原理和止咳藥類藥物是一樣的,都是濕的組胺滅活減少,引起體內組胺蓄積進而引發過敏。所以同樣的,使用這些藥物的時候也不建議食用海鮮。
最后提醒一下,這些藥物對人體內組胺的釋放和滅活的影響一般能作用兩周左右,所以這個不宜食用海鮮的期限最少要保證斷藥后兩周內不食用。萬一真的不小心吃到引發過敏癥狀的,應當立即尋求醫生幫助。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黃莉莉 )
文章關鍵詞:
本文主要是圍繞止咳藥的使用展開的,文章中特別指出止咳藥物不適宜與海鮮類食物一起使用,因為兩者同用時很容易導致過敏反應。詳細>>
很多人一旦出現咳嗽現象就直接到藥店購買止咳藥服用,但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梁東輝教授卻提醒,治療咳嗽不能隨意用止咳藥,尤其是……詳細>>
隨著天氣變冷,小兒機體機能易發生紊亂。小兒防御機能較差,加上寒冷空氣對呼吸道刺激,病菌乘虛而入,時常引發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感冒繼發急慢性……詳細>>
眾所周知,全蝎等蟲類可以入藥,通常蟲類藥多數有毒,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入中、下品,并強調其“不要久服”,盲目、過量、長期用藥,會出現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