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跨國藥企在中國“賄賂門”頻發。一個方面,這的確跟國內整個醫療大環境有關。在以藥養醫機制下,藥品如果想要進入醫院,就必須打通各個環節,支付各個關卡的費用。另一方面,跨國藥企高額行賄,也說明我國醫藥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不科學。另一個在業內人士看來不公平、不科學的制度,是原研藥在我國享受超國民待遇。
原研藥超國民待遇為外企預留高利潤空間的主要體現
事實上,原研藥的超國民待遇,是在為外企的所謂“政府公關”和“以利益為驅動的營銷”預留了極高的利益空間。這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原研藥擁有單獨定價權,有定價部門的定價“照顧”,某些品種的價格甚至高出仿制藥10倍以上。
第二,在各地藥品招標中,因為分層招標、一品兩規等政策,原研藥總能作為獨立的質量層次存在,在招標中有著較高的權重,中標概率更高。
第三,“以藥養醫”的體制下,原研藥具有價格和招投標優勢,通過“學術營銷”的掩蓋進行利益輸送,傳遞到臨床,逐漸占有極高的市場份額。
原研藥高價缺乏法律基礎
原研藥是中國特有概念。在特殊歷史時期內,政府為了鼓勵跨國藥企將創新藥引進到國內,采取了這樣政策措施,保護處于專利保護期的專利藥物、化合物專利過期的專利藥品和同類藥品等。
實際上,國際上并沒有原研藥的概念,僅在法律上區分專利藥和非專利藥。在專利保護期內,專利藥品受到知識產品的保護,具有特殊的定價權。專利保護期過后,由于仿制藥的競爭,原專利藥品都會快速降價,最終價格一般都是略高于仿制藥或與仿制藥基本持平。
我國設置的原研藥的概念,抹殺了專利期內和專利期后應有價格區分度,通過政策性的高價維持了跨國藥企的超國民特權,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國內藥企的發展。同時,國家發改委頒布的《藥品政府定價辦法》早已規定:已過發明國專利保護期的原研制藥品比GMP企業生產的仿制藥品,針劑差價率不超過35%,其它劑型差價率不超過30%。但是,這一規定一直沒有落實。原研藥與仿制藥動輒10倍的價格差,不僅有背市場公平競爭規律,也與相關法規競爭相背離。
三原研藥高價缺乏財政支撐
在制度設計層面,隨著醫改的深入,醫保通過城鎮職工、城鎮居民和新農合三個體系將覆蓋率提升到95%以上,同時,大病醫保等補充保險制度逐步確立,重大疾病支付比例上升。在社會發展層面,隨著老齡化水平加快和生活水平提高,心腦血管、腫瘤等疾病等發病率逐步上升。在這種背景下,醫保基金支付壓力逐漸加大,政府要充分權衡資金投入和社會效益上進行權衡,提高醫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原研藥的價值回歸是必然的選擇。
原研藥降價,大勢已定
2010年6月,國家發改委制定的《藥品價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提出,對專利藥品和按照專利藥品對待的藥品,以3年為周期進行調整,下調幅度一般不低于6%;保護期結束后,政府指導價下調幅度一般不低于15%。不過,由于反對的意見太大,這份文件一直沒有出臺,定價問題目前仍未得到根本解決。
2010年,國家發改委宣布,自當年12月12日起,將部分單獨定價藥品的價格降低,其中原研藥占降價品規62%左右。這次藥品降價被認為是國家降低跨國藥企原研藥價格的明確信號。
2013年上半年,中央對原研藥的降價態度更加明確。發改委價格司曾醞釀藥品支付指導價格改革,商討對原研藥、仿制藥實行等額報銷,也就是未來醫保對原研藥、還是仿制藥支付一樣的金額,超出部分費用由個人承擔。
跨國藥企原研藥的超國民待遇被逐漸取消乃大事所趨。國內醫藥市場,跨國藥企與本土藥企之間的競爭也將會越來越激烈。
(責任編輯:黃莉莉 )
文章關鍵詞:
在日前于廣州召開的第22屆中國醫藥企業營銷高峰論壇上,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表示:“藥品價格管理辦法的征求意見稿中,已經取消了原……詳細>>
本文主要是報道了GSK的“單位賄賂”案件,還對之作了一個淺析,有人認為此例賄賂案很可能可以使得原研藥的“超國民待遇”得以終結。 詳細>>
原研藥指的是過了專利保護期的進口藥,并只存在于我國。原研藥享受單獨定價政策,這部分藥品與國產仿制藥的價格相差少則數倍,多則數十倍。原研藥……詳細>>
隨著醫改的深入,醫保控費和“醫藥分開”是長期趨勢,付費機制的變革會重塑醫院行為模式,醫院的用藥習慣和偏好都在發生轉變。而在化學藥領域,這……詳細>>
國家藥品審評中心(CDE)一位官員透露,今年該中心將積極配合國家總局推進臨床亟需仿制藥優先審評制度建設,目前,已確定62個品種進行優先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