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藥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很多廠家就是抓住人們的這種消費心理,過度地對藥品進行包裝,以至于藥品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但專家表示,對于過度包裝的藥品應一律不予審批。
最近,很多市民傳出呼聲:“鐵盒子、金樽瓶,一個小兒感冒藥有必要如此包裝嗎?”、“明明相差12粒藥,包裝大小卻幾乎一樣,價格也差不多。”……不少患者發現,藥品包裝似乎“名堂”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是不少藥品的藥價也相應得越來越高。專家呼吁,藥品包裝也應制定相應標準來杜絕過度包裝等問題,切實保障廣大市民的利益。
小孩子平時吃的感冒藥竟然弄得如“御用藥品”一般,用鐵盒子進行包裝,里面有6個金樽瓶,事實上就只有一些很少的粉末劑而已。盒子好看且厚實、寬大,里面實用的要卻少之又少,這樣一盒藥賣70多元。有家長說道,“這到底是藥貴還是包裝貴呢?如果錢花在了包裝上,我寧愿選簡包裝的。”
市民王女士說,上周,她丈夫的腿扭傷,醫生開了22元的“獨一味膠囊”,規格為36粒。吃完后丈夫讓她再買一盒,不過這次僅花了19.8元,王女士還在在為這次買得便宜而暗暗高興時。誰知回家一對比,廠家相同、包裝盒大小也基本相同,可這一盒只有24粒,足足少了12粒,但價格卻沒有便宜很多。
鑒于這種情況的頻頻出現,很多大盒裝少藥、藥品層層包裹等都成為患者眼中的過度包裝。對此,國內一家大型藥企負責人表示,有些包裝不能說是過度,只是隨著工藝的改進,對藥品的保存有了更高要求,多層包裝也是為了防止受潮、變質。至于大盒子、過于豪華的包裝較多地出現在一些高檔藥、進口藥、保健品上。
雖然說一些高檔藥可以那樣過度包裝,但對于很多諸如感冒藥這類的常用藥,過度包裝就顯得過于浪費了,最重要的是里面的藥物,不是嗎?所以,很多常用藥,并不需要過度包裝,藥品本身質量達到要求就可以了。
(責任編輯:黃莉莉 )
文章關鍵詞:
在購買藥品時,患者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形:同是維生素、礦物質元素類產品,有的是藥品,有的卻是保健食品,究竟應該如何區分選擇呢?詳細>>
日前,新疆南京同仁堂健康藥業有限公司(證件持有人)的保健食品“新麓牌凍干鹿血粉膠囊”,國藥健字G20040600,被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詳細>>
2012年,九芝堂這個老牌中藥企業,進軍保健品領域,開拓北京市場,設立了芃茂公司。北京工商企業資料顯示,芃茂公司的成立時間為2012年7……詳細>>
近日,深圳市藥監局根據近年來投訴和案件辦理,總結出藥品市場上出現的典型九大騙術,以幫助廣大消費者理性消費、主動維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