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腺苷鈷胺片主要用于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抗葉酸藥引起的貧血。近十幾年,也開始逐步用于多發性神經炎、神經根炎、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神經麻痹的輔助治療。
腺苷鈷胺片治療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簡稱巨幼貧,因缺乏維生素B12或(和)葉酸所致。腺苷鈷胺是氰鈷型維生素B12的同類物,即其CN基被腺嘌呤核苷取代成為5'-脫氧腺苷鈷胺,它是體內維生素B12的兩種活性輔酶形式之一,是細胞生長增殖和維持神經髓鞘完整所必須的物質。
維生素B12又稱鈷胺素或氰鈷素,是一種由含鈷的卟啉類化合物組成的B族維生素。最初發現服用全肝可控制惡性貧血癥狀,經20年研究,到1948年才從肝臟中分離出一種具有控制惡性貧血效果的紅色晶體物質,定名為維生素B12。1963年確定其結構式。1973年完成人工合成。維生素B12在體內因結合的基團不同,可有多種存在形式,如:氰鈷胺素、羥鈷胺素、甲鈷胺素和5'-脫氧腺苷鈷胺素,后兩者是維生素B12的活性型,也是血液中存在的主要形式。
腺苷鈷胺片的臨床新應用
腺苷鈷胺在1958年由美國科學家貝克等人發現,我國的腺苷鈷胺于20世紀70年代研制開發,目前的制劑形式包括腺苷鈷胺片劑和注射用腺苷鈷胺凍干粉針劑,腺苷鈷胺在應用初期主要用于治療惡性貧血,亦與葉酸合用,用于治療各種巨幼細胞貧血、抗葉酸藥引起的貧血等,它也用于神經系統疾病,且應用范圍在近十幾年不斷拓展,可用于神經根炎、多發性神經炎、末梢神經炎、眼肌麻痹等。腺苷鈷胺在肝病、癌癥、慢性萎縮性胃炎、生殖系統疾病等領域的應用也有了新的進展。
腺苷鈷胺對貧血、B12缺乏引起的神經疾患、肝病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在這些疾病的治療中,腺昔鈷胺要優于其他B12的非輔酶形式。
(責任編輯:黃莉莉 )
文章關鍵詞: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和飲食結構的改變,前列腺癌發病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可能與遺傳、環境、性激素等有關……詳細>>
甲鈷胺片,生活中無論是皮膚病、婦科病、激素和內分泌功能調節還是糖尿病、神經系疾病、血液系統疾病,幾乎都可用到它。據了解,甲鈷胺是一種內源……詳細>>
藥物往往都有一定的特性和禁忌癥,患者在服用氟他胺片治療的過程中要注意事項也不少,那么服用氟他胺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詳細>>
膽石癥是這些年來不少人患上的疾病,對于生命的危害非常的大,不及時進行治療的話,最后需要進行膽囊的切除,因此我們需要趁早的發現和及時的治療……詳細>>
感冒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感染性疾病,一般是由病毒引起的。復方氨酚烷胺片是許多家庭必備的感冒藥,適用于緩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