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y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
各種科普類文章,只要涉及抗生素的,多數(shù)都會強調“勿濫用抗生素”,那是因為,由于現(xiàn)代人濫用抗生素,導致耐藥的超級細菌產生,如此發(fā)展,人類將面臨無藥可用的局面。
頭孢克肟片為口服第三代頭孢菌素,抗菌譜廣,對部分革蘭氏陽性菌及陰性菌均具有抗菌活性,其作用機制為阻止細菌細胞壁的合成,作用點因細菌的種類而異,與青霉素結合蛋白(PBP)中PBP1(la,lb,lc)以及PBP3有較高親和性。頭孢克肟片對各種細菌產生的β-內酰胺酶具有較強的穩(wěn)定性。
頭孢克肟片為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顯白色至淡黃色。頭孢克肟片的臨床應用只要包括:用于治療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合并感染、慢性呼吸道疾患繼發(fā)感染、肺炎、腎盂腎炎、膀胱炎、淋菌性尿道炎、膽囊炎、膽管炎、猩紅熱、中耳炎、副鼻竇炎。
作為第三代的頭孢菌素,頭孢克肟的副作用相對而言比較少。但并不是說其沒有副作用。
頭孢克肟片副作用如下:
(1)嚴重不良反應:
① 休克:由于引起休克(<0.1%)的可能性,應密切觀察,如有出現(xiàn)不適感,口內異常感、哮喘、眩暈、便意,耳鳴、出汗等現(xiàn)象,應停止給藥,采取適當處置;
② 過敏樣癥狀:有出現(xiàn)過敏樣癥狀(包括呼吸困難、全身潮紅、血管神經性水腫、蕁麻疹等)(<0.1%)的可能性,應密切觀察,如有異常發(fā)生時停止給藥,采取適當處置;
③ 皮膚病變:有發(fā)生皮膚粘膜眼癥候群(Stevens-Johnson 癥候群,(0.1%),中毒性表皮壞死癥(Lyell 癥候群,<0.1%)的可能性,應密切觀察,如有發(fā)生發(fā)熱、頭痛、關節(jié)痛、皮膚或粘膜紅斑、水泡、皮膚緊張感、灼熱感、疼痛等癥狀,應停止給藥,采取適當處置;
④ 血液障礙:有發(fā)生粒細胞缺乏癥(<0.1%,早期癥狀:發(fā)熱、咽喉疼、頭疼、倦怠感等),溶血性貧血(<0.1%,早期癥狀:發(fā)熱、血紅蛋白尿、貧血等癥狀),血小板減少(<0.1%,早期癥狀:點狀出血、紫斑等)的可能性,且有其他頭孢類抗生素造成全血細胞減少的報告,因此應密切觀察,例如定期檢查等,有異常發(fā)生時應停止給藥,采取適當處置;
⑤ 腎功能障礙:由于引起急性腎功能不全等嚴重腎功能障礙(<0.1%)的可能性,因此應密切觀察,例如進行定期檢查等,有異常發(fā)生時應停止給藥,采取適當處置;
⑥ 結腸炎:可能引起伴有血便的嚴重大腸炎例如偽膜性結腸炎等(<0.1%)。如有腹痛、反復腹瀉出現(xiàn)時,應立即停止給藥,采取適當處置;
⑦ 間質性肺炎,PIE 癥候群:有出現(xiàn)伴有發(fā)熱、咳嗽、呼吸困難、胸部X 線異常,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等癥狀的間質性肺炎,PIE 癥候群(分別<0.1%)等的可能性,如有上述癥狀發(fā)生應停止給藥,采取給予糖皮質激素等適當處置;
(2)其他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在0.1~5%為常見,在0.1%以下為少見。
過敏:常見皮疹、蕁麻疹、紅斑,少見瘙癢、發(fā)熱、浮腫;
血液:常見(0.1~5%)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少見中性粒細胞減少;
肝臟:常見谷丙轉氨酶(ALT/GPT)升高,谷草轉氨酶(AST/GOT)升高,少見黃疸;
腎臟:少見尿素氮(BUN)升高;
消化系統(tǒng):常見有腹瀉、胃部不適,少見惡心、嘔吐,腹痛、胸部燒灼感、食欲不振、腹部飽滿感、便秘;
菌群失調癥:少見口腔炎、口腔念球菌癥;
維生素缺乏癥:少見維生素K 缺乏癥(低凝血酶原血癥,出血傾向等),維生素B 缺乏癥(舌炎、口腔炎、食欲不振、神經炎等);
其他:頭痛、頭暈。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頭孢克肟膠囊,是一種抗生素藥物,主要成份為頭孢克肟,臨床上主要用來治療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頭孢克肟膠囊要怎樣服用呢?本文針對這個問題,……詳細>>
頭孢克肟膠囊在治療咽炎、扁桃體炎方面應用較廣。但實際上有部分人是不能服用頭孢克肟膠囊,例如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有過敏史者。那么除此以外,使用……詳細>>
一般情況下,購買某種藥物時,為預防用藥不當對身體造成傷害,醫(yī)師都會詳細告知患者藥物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項。臨床上頭孢克肟分散片主要成份是頭……詳細>>
了解藥物的主治疾病,針對性選擇藥物,有利于疾病的治療,這樣才能達到藥到病除的目的。對于頭孢克洛分散片也一樣。那么,頭孢克洛分散片能治什么……詳細>>
頭孢克洛分散片主要適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氣管炎、咽喉炎、扁桃體炎等;中耳炎;鼻竇炎;尿路感染如淋病、腎盂腎炎、膀胱炎;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