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很多高血壓患者有晚上睡前服降壓藥的習慣,他們往往是擔心晚上睡著后血壓突然升高發生意外,或以為服藥后血壓下降,就可以舒舒服服地睡覺。很多人不知道,這是很危險的。
目前常用降壓藥物可歸納為五大類,即利尿劑(氫氯噻嗪、環茂甲噻嗪、氯噻酮、速尿);中樞神經和交感神經抑制劑(利血平、降壓靈、鹽酸可樂定);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心安得、倍他樂克、苯芐胺);血管緊張轉換酶抑制劑及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厄貝沙坦);鈣離子拮抗劑(硝苯地平、氫氯地平);血管擴張劑(肼苯噠嗪、長壓定、哌唑嗪、呱氰啶)。具體用藥,需要專業醫師根據個體情況綜合考慮再推薦最佳治療方案。
高血壓的治療目標是將血壓降到患者能最大耐受的水平,最大限度地防止和減少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并發癥及其引起的死亡率與病殘率。基于該目標,WHO-ISH高血壓防治指南、美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歐洲高血壓防治指南等均提出目標血壓為:普通高血壓人群血壓應降至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或伴有腎病患者血壓應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腎病蛋白尿1g/d者血壓應低于125/75mmHg。根據臨床試驗已獲得的證據,收縮期性高血壓的降壓目標水平,收縮壓140~150mmHg,舒張壓<90mmHg但不低于65~70mmHg,舒張壓降得過低可能抵消收縮壓下降而得到的益處。
由于人體有晝夜節律的變動,當人體處于睡眠狀態時,血壓一般可自然下降20%,而且以睡后2小時最為明顯。許多降壓藥物的血藥濃度是在服藥后2小時達到高峰值,若病人在睡前服藥,兩者的作用合在一起,就容易導致血壓驟然下降,并出現腦缺血。這對中老年人而言,易使血液凝集成血栓,加上血管硬化、管腔變窄,從而容易發生腦梗死,導致病人失語、失明、偏癱等腦血管意外。
所以,睡前盡量避免使用降壓藥物。另外要隨時測量血壓,勿使血壓過低。
(責任編輯:黃莉莉 )
文章關鍵詞:
許多高血壓患者存在這樣的疑惑,為什么有人可以在晚上臨睡前服用降壓藥,而有些人卻在醫師的指導下嚴禁晚上服藥?所以,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夜間……詳細>>
很多高血壓患者往往都有一種思維定式,只要長期服用降壓藥,就可以一勞永逸,萬事大吉了。北京友誼醫院藥劑科藥師余俊先指出,高血壓治療的根本,……詳細>>
降壓藥什么時候吃好?服降壓藥物的最好時間是上午8點左右,下午2點左右,這樣藥物恰好與血壓高峰期相遇,可有效控制血壓的增高。詳細>>
高血壓的診斷是在不同一天,數次在安靜休息時,測血壓值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即可確診。高血壓有原發性和繼發性之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