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6月1日國家取消絕大部分藥品政府定價后,每瓶售價從6.7元漲至68元不等,心臟病常見藥品地高辛片價格上漲了10倍,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有人認為,這是受藥價全面放開政策的影響,擔憂這輪改革將引發藥價普遍上漲。
實際上,地高辛片價格上漲與本次藥品價格改革并無直接關聯,“從價格調整的時間節點看,地高辛片的調價行為發生在今年5月份以前,而非6月1日藥價改革實施之后,二者并沒有直接關聯。”中國藥科大學醫藥價格研究所所長常峰說,從漲價的直接原因看,地高辛片屬于低價藥品,原料藥全靠進口。去年下半年以來藥品原料價格快速上漲,在國家取消低價藥最高零售價格后,生產經營者從去年年底開始逐步提高了藥品售價。
地高辛片主要用于治療先天性心臟病和慢性心功能不全,屬于低價藥品。為保障低價藥生產供應,國家發展改革委于2014年4月發出通知,對低價藥品取消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價格,在日均費用標準(化學藥品3元、中成藥5元)內,由藥品生產經營者根據藥品生產成本和市場供求情況制定具體購銷價格。地高辛片價格也由此放開。
地高辛片生產廠商上海信誼藥廠日前回應稱,從2014年9月份起,地高辛片原料價格從每公斤7.5萬元逐步上漲至2015年1月的每公斤40萬元,價格與成本嚴重倒掛。上海信誼表示,企業已半年沒有生產,目前市場銷售的是經營企業的庫存產品。
還應該說,藥價放開后,撇開原材料價格上漲等直接因素,部分低價藥的價格合理上漲,也屬正常現象。這樣的話,廠家才有動力投入大量生產,從而保證市場的正常供應。近年來,受藥價定價機制和藥品招標政策限制,部分藥品始終處于微利乃至于虧損的境地,導致廠家沒有生產積極性,市場經常斷貨,包括醫院也不愿意進貨。哪怕是進入醫保名錄,這些藥品也經常玩失蹤,導致患者不得不設法自費購買。
6月1日起開始施行的新一輪藥品價格改革,旨在建立科學合理的價格形成機制,包括把不合理的藥價降下來。但這并不表示所有藥品都該降價。把價格虛高的藥品價格降下來,同時允許部分低價藥價格有所上浮,這正常的政策效應。通過市場機制和藥價協商機制,讓藥品定價更趨于合理、合宜,這樣才能既保證藥品的市場供應,又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放開藥價意味著藥品定價機制的重新整合,一開始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不適狀況。這需要在改革措施施行過程中,不斷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應認識到,降低藥價不是藥改的唯一目標,如何讓患者看得起病、獲得科學合理的治療,才是包括藥價改革在內的醫療體制改革的關鍵所在。若是忽視這一根本目標,藥改很可能因不當政績觀而陷入新困境。
總之,藥改目標不僅僅是降低藥價如何讓患者看得起病、獲得科學合理的治療,才是包括藥價改革在內的醫療體制改革的關鍵所在。只要謹記這一目標,藥改一定會越來越讓人滿意。
(責任編輯:羅玉貞 )
文章關鍵詞:
2011年開始,我省實施以省為單位集中采購、統一配送的基本藥物集中采購制度,采取最低價中標原則。隨著生產成本的上升,部分基本藥物的價格已……詳細>>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7時16分報道,衛生部副部長劉謙昨天(27日)表示,今年是醫改的攻堅年,作為各項改革交匯點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面臨……詳細>>
藥企的利潤已經下降,并且低利潤可能會常態化。在這一背景下,提升產品銷量成了營銷的重中之重。詳細>>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完善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對部分專利藥品、獨家生產藥品;臨床必需、用量小、市場供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