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第七十五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提示關注甲氨蝶呤片的誤用風險。
甲氨蝶呤作為一種葉酸還原酶抑制劑,臨床主要用于腫瘤和免疫疾病治療。近年國外藥品監管部門多次發布消息,提醒甲氨蝶呤片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等疾病時因錯誤改變給藥頻率發生中毒,甚至死亡的情況。我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數據庫和相關文獻分析情況顯示,我國也有因患者錯誤使用甲氨蝶呤片導致中毒的病例發生。
甲氨蝶呤作為一種葉酸還原酶抑制劑,主要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而使二氫葉酸不能還原成有生理活性的四氫葉酸,從而使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過程中一碳基團的轉移作用受阻,導致DNA的生物合成受到抑制。該藥品臨床主要用于腫瘤和免疫疾病治療。
一、國外藥品監管部門通報甲氨蝶呤安全性情況
2016年7月21日,瑞士治療產品局發布防止類風濕關節炎及銀屑病患者過量使用甲氨蝶呤造成中毒的重要安全信息。該信息稱,甲氨蝶呤片用于類風濕關節炎及銀屑病的用藥方法為每周一次,與常規給藥方法不同,在瑞士有患者誤將甲氨蝶呤使用頻率調整為每日使用而發生中毒。
1997年1月至2015年7月,瑞士治療產品局共收到18例誤將甲氨蝶呤每日使用而導致中毒的病例,大部分為口服給藥,個別為皮下給藥,其中4例患者死亡。中毒表現包括黏膜炎、口腔炎、腹瀉、嘔吐、皮膚損傷、發熱、出血性事件、異常虛弱或疲勞(由于骨髓抑制)。用藥錯誤可發生在治療初期或治療期間的任何階段。如藥物劑型改變、醫療機構及看護者改變等各種因素都可導致用藥錯誤。用藥錯誤涉及醫師處方、看護者或家屬取藥、患者自身用藥等各個環節,醫務人員和患者間溝通不暢是發生用藥錯誤的重要原因。
瑞士治療產品局針對以上誤用情況發布了新措施,包括提供患者卡,由醫生/藥師發放給患者并注明每周用藥的具體日期,提供藥物過量癥狀和相關處理建議等信息;在產品外包裝盒上增加“對于類風濕關節炎和銀屑病患者,本品每周使用1次”的黑框警告;突出說明書用法用量內容,對甲氨蝶呤在非腫瘤適應癥下每周1次的使用方法用突出顏色顯示并加以黑框強調。
2017年1月,加拿大衛生部也發布了關于甲氨蝶呤用藥錯誤的安全性信息。加拿大衛生部建議甲氨蝶呤口服制劑制造商在產品標簽中添加“檢查用藥劑量和次數-甲氨蝶呤通常用法為每周1次”的警示信息。
二、我國甲氨蝶呤使用相關情況
(一)國內藥品不良反應數據庫情況
2004年1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病例報告數據庫檢索到甲氨蝶呤片病例報告1249例,其中1例報告不良反應名稱為“藥物用量錯誤”,為1名風濕病患者誤將甲氨蝶呤片每日服用共5天(正確用法應為每周1次,1次7.5mg),導致出現粒細胞缺乏、血小板減少等中毒表現,患者最終死亡。
(二)國內文獻情況
檢索中國知網、萬方醫學網文獻數據庫,涉及多篇關于患者錯誤服用甲氨蝶呤片導致中毒的文獻報道,中毒表現包括口腔潰瘍、消化道出血、發熱、皮膚損害、骨髓抑制、肝臟損害等。
三、建議
(一)從目前評價看,正確使用甲氨蝶呤片,治療獲益大于風險。但鑒于國內外均有甲氨蝶呤片用藥劑量或頻率錯誤而誤用中毒的案例,建議醫師和藥師充分認識并重視該產品可能出現的患者使用錯誤問題,對需要長期服用甲氨蝶呤片的患者應做好用藥指導,向患者及家屬明確并強調本品正確的用藥方法。
(二)使用甲氨蝶呤片的患者應認真閱讀說明書,嚴格按照醫生處方中的用法用量服用甲氨蝶呤片,不可自行改變。同時建議患者遵醫囑使用,不可擅自停藥,以免耽誤疾病的治療。
(責任編輯:黃莉莉 )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腦如今已是人們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但是久坐電腦和容易導致男性疾病的出現,其中就包括嚴重的睪丸癌,它的出現嚴重的危害到……詳細>>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會隨著病情的發展惡化,導致各種嚴重的情況出現,對患者的生活及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傷害,因此患者一定……詳細>>
甲氨蝶呤是一種免疫抑制劑,通過對二氫葉酸還原酶的競爭性抑制而發揮作用。適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重度牛皮癬和某些類型腫瘤,如乳腺癌、妊娠絨毛……詳細>>
近期,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對麥考酚類藥品進行了安全性評估,認為該類藥品存在生殖毒性風險。為使醫務人員、藥品生產經營企業以及公眾了解麥……詳細>>
甲氨蝶呤對強直性脊柱炎的外周關節炎有明顯的治療效果,因為其起效快,嚴重不良反應少,給藥方便,價格低廉,對早期控制發病過程進展很有益,成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