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一般而言,大約有半數的早期高血壓病患者可完全沒有癥狀,這類高血壓患者往往是體檢時才發現得了高血壓,這類高血壓患者不吃藥能否控制病情?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內科吳印生主任醫師此前接受家庭醫生在線采訪時對此疑問作出了詳細解答。
高血壓指的是收縮壓≥140mmHg 或舒張壓≥90mmHg,目前高血壓分級主要根據患者收縮壓和舒張壓劃分,
其中1級高血壓(輕度):收縮壓140~159mmHg或舒張壓90~99mmHg
2級高血壓(中度):收縮壓 160~179mmHg或舒張壓100~109mmHg
3級高血壓(重度):收縮壓 ≥180mmHg或舒張壓≥110mmHg
吳印生主任醫師介紹:“患者確診高血壓后,并非立即服用降壓藥。一般根據血壓升高程度,可將高血壓分為1級、2級、3級。對于1級高血壓,可先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干預數周。數周后,如果血壓恢復正常,則無需服用降壓藥。”常用的生活干預方式主要有:1、調整飲食,炒菜避免過咸,少吃肥肉、動物內臟,多食新鮮蔬菜水果;2、控制體重;3、不吸煙;4、限制飲酒,每日酒精攝入量男性不應超過25克;女性不應超過15克;5、加強體育運動,如步行、慢跑、騎車、游泳、跳健美操、跳舞等;6、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情愉快。
但如果通過改善生活方式數周后,血壓仍≥140/90 mmHg,則要開始使用降壓藥物治療。
對于確診為2級或3級高血壓的患者,吳印生主任醫師提醒:“高危、很高危或3級高血壓患者,應立即開始降壓藥物治療。2級高血壓患者,應考慮開始藥物治療。高血壓用藥基本原則有四點:1、小劑量開始,根據需要,逐步增加劑量;2、優先選擇長效制劑,以有效控制夜間血壓與晨峰血壓,更有效預防心腦血管并發癥發生;3、聯合應用;4、個體化。”
由于高血壓需要個體化用藥,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有的患者依從性差,自行調整藥量或者停藥,容易引起血壓大幅波動,長期以往會使血管變得很脆弱,對患者的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影響也很大,常常會引發腦卒中、冠心病、腎功能衰竭等嚴重的并發癥。
(責任編輯:蘇雅婷 )
高血壓是一種以體循環動脈血壓(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為主要特征(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詳細>>
一般而言,大約有半數的早期高血壓病患者可完全沒有癥狀,這類高血壓患者往往是體檢時才發現得了高血壓,這類高血壓患者不吃藥能否控制病情?南昌……詳細>>
患者若因為各種因素,例如可能用了一段時間藥物發現血壓已經“控制好了”,或藥價太貴、每天吃藥煩心,或怕服藥時間長對肝腎造成影響,而擅自停藥……詳細>>
一些抗高血壓要之間聯合使用,往往能加強作用,減少用藥的劑量,相互抵消或減輕不良反應。哪些藥可以聯合使用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