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秋冬季節是腹瀉的高發期,飲食不注意衛生、暴飲暴食等都是引發腹瀉的常見原因。由于引起腹瀉的原因很多,對于不同病因往往需要不同的治療手段,腹瀉用什么藥好?廣東省中醫院 脾胃病科陳延副主任醫師此前接受家庭醫生在線采訪時對此作出了相關介紹。
腹瀉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癥狀,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門不適、失禁等癥狀。腹瀉分急性腹瀉和慢性腹瀉兩類,其中較常見的是急性腹瀉,如不及時治療,可直接引起脫水、營養不良等其他問題。急性腹瀉常見的原因有食物中毒、腸道感染、暴飲暴食、腸道菌群失衡等,出現腹瀉后該怎么選藥?
陳延副主任醫師介紹,選擇藥物通常需要分為兩個階段,確診前和確診后。
一般腹瀉癥狀較輕時,患者會自行購買藥物,陳延副主任醫師提醒:在未確診是感染性腹瀉時,不可隨便選用抗生素。濫用抗生素不僅不利于腹瀉的治療,而且會導致耐藥菌不斷增多。此外,還可能使腸道內菌群失調,引發進一步的腸道病變。此時可以服用蒙脫石散、媽咪愛、整腸生等藥,其中蒙脫石散屬于腸道黏膜保護劑,對消化道粘膜有覆蓋能力,能保護受損的腸黏膜,幫助上皮細胞修復和再生;而媽咪愛、整腸生等微生物制劑,能扶植腸道正常菌群,抑制致病菌生長,間接達到殺死致病菌的目的,也適合各種原因引起的腹瀉。
對于已經確診為非感染性腹瀉的患者,一般選用常規止瀉藥,如鹽酸洛哌丁胺膠囊、苯乙哌啶等,這類藥物可以通過提高胃腸張力,抑制腸蠕動,減緩食物的推進速度,使水分有充分的時間吸收,大便干燥而止瀉。
如果已確診是感染性腹瀉,則不宜使用上述藥物止瀉,否則會造成腸內致病菌和毒素難以排出,不利于治療疾病。藥物起效需要一定的時間,治療腹瀉也有一個過程,不可求治心切而頻繁換藥,或疏忽大意而過早停藥,這些行為都不利于治療腹瀉。
(責任編輯:蘇雅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