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在臨床應用上,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應用廣泛,可外用,可內服;可注射,可口服;有退熱的效果,也可以治療過敏性疾病。但是,在使用糖皮質激素藥物治療發熱,就產生了一些問題。有人認為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可以誘發或加重細菌、病毒和真菌等感染,不應該使用;也有人認為在面對特殊的情況時,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是可用的藥物中最佳考慮藥物,則應該優先使用。下面來探討一下兩者的原因與誰對誰錯?
不應該使用糖皮質激素:
在兒科診療中,糖皮質激素被作為常規退熱藥使用,其優點是短時間內退熱效果明顯。因為大多數患者和患者家屬以退熱的時間長短來衡量藥物是否對癥且有效,因此,在眾多治療方案中,常選用地塞米松肌肉注射液或靜脈滴注強行退熱。糖皮質激素的退熱原理是抑制下丘腦對致熱原的反應,同時能夠抑制白細胞致熱原的生成和釋放。但是這種退熱作用并不持久,并且大多數發熱是由病毒或細菌引起,使用糖皮質激素則促使細菌、病毒的感染進一步擴散,從而病程延長,病情加重。同時,濫用糖皮質激素會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雖然兒童也能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但是治療過程中應該密切觀察不良反應,降低藥物影響。
應該使用糖皮質激素:
非甾體抗炎藥(NSAID)常用于治療發熱,見效快,價錢低,應用廣,是臨床常用退熱藥之一。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如果NSAID和糖皮質激素選用來退熱,糖皮質激素是優先考慮藥物。
針對腎功能不全患者出現的感染發熱,由于使用NSAID會出現藥物性腎損害,而糖皮質激素藥物沒有這方面的缺陷。
假如有合并肝功能不全的重癥患者,有發熱的癥狀,糖皮質激素藥物依然是優先選擇。NSAID藥物,或多或少都能引起藥物性肝損害,無疑是雪上加霜。而糖皮質激素藥物不僅沒有明顯的肝損害作用,而且在嚴重肝病中,使用糖皮質激素藥物可能使患者獲益。
糖皮質激素藥物可在治療感染性休克中應用,原因是,糖皮質激素能抑制多種炎癥介質的釋放和穩定溶酶體膜,可緩解全身炎癥反應綜合癥。一般能在感染性休克時,在其大劑量的運用。不宜長期使用。
(責任編輯:譚佩茵 )
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及細胞組分參與的慢性氣道炎癥,此種炎癥常伴隨引起氣道反應性增高,導致反復發作的喘息、氣促、胸悶和(或)咳嗽等癥狀。……詳細>>
現代治療很少使用單一藥物、幾乎都是少則2~3種,多則6~7種同時應用。我們都知道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物同時應用時,會發生藥效改變。有些改變……詳細>>
鼻息肉主要是由于鼻腔、鼻竇黏膜發炎后,在修復的過程形成了向腔內突出的炎性水腫組織,它是鼻腔慢性炎癥反應的結果。有的鼻息肉患者需要手術治療……詳細>>
類風濕是一種侵犯多關節、容易導致關節破壞畸形的慢性炎癥性疾病。類風濕關節炎仍舊病因不明,但其發病與很多因素有關,其中包括遺傳因素、感染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