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克林霉素最早出現在1966年,是由氯離子取代林可霉素分子中第七位的羥基首次合成而得到的,屬于林可霉素的衍生物。得到克林霉素后曾有人將兩藥進行比較:克林霉素的抗菌活性較林可霉素增強了4-8倍,同時克林霉素能被胃腸道吸收更完全而且可以不受食物的影響,且不良反應更少。
如今,在臨床克林霉素適用于革蘭氏陽性菌和厭氧菌引起的呼吸系統感染、泌尿系統感染、女性盆腔及生殖器感染、皮膚和軟組織感染、骨和關節感染、腹腔內感染等治療。如果藥物濫用,很容易引起藥物的不良反應,你是否了解克林霉素的不良反應?
1、肝功能異常
有些患者在應用克林霉素后會出現血清轉氨酶升高及黃疸,但無肝病毒指標。多數為一過性,停藥后即可消失。早期資料常描述為“可能有肝損害”。近期資料表明:轉氨酶升高主要與肌肉注射時損傷局部肌肉,同時與克林霉素磷酸酯及其代謝產物干擾轉氨酶測定時的比色結果有關,并非肝細胞損傷所致,但克林霉素主要在肝中代謝,因此嚴重肝功能不全時應慎用。
2、消化道反應
在使用克林霉素,患者需要注意用藥期間有沒有消化道反應產生。其實克林霉素在肝臟中代謝,只有10%經腎臟排泄,半衰期為2~4小時。如果是注射給藥,克林霉素的腸道抗菌活性可保持5天以上,因此在停藥后結腸內細菌仍可受其抑制。
克林霉素引起的消化道反應主要臨床表現是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癥狀。約10~30%的患者可出現腹瀉,1~3%患者可發生偽膜性腸炎(難辨厭氧桿菌引起),腹瀉常出現于4~9天,與藥物直接刺激和/或腸道菌群紊亂相關,而在老年及嚴重患者更為常見。臨床研究表明,注射給藥引起的偽膜性結腸炎為口服給藥的1/3-1/4。
為預防或避免消化道不良反應,在用藥期間禁用抗蠕動止瀉藥如阿片類和洛哌丁胺等,避免應用吸附性止瀉藥如蒙脫石或含白陶土止瀉藥等,以免引起腹瀉或導致腹瀉延長和加重。
3、皮膚損害
主要表現為多行性紅斑、皮疹、皮炎、膿皰、口唇破潰、眼瞼充血、瘙癢、過敏性紫癜等皮膚損害,這是克林霉素臨床常見的血管變態反應性疾病,因機體對某些致敏物質發生變態反應,導致小動、靜脈及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增加,發生血液滲出,產生皮膚、粘膜及某些器官出血,可同時伴有血管神經性水腫、蕁麻疹等其他過敏癥狀。
4、局部反應
肌肉注射后,在注射部位偶可出現輕微疼痛。長期靜脈滴注可能會引起血栓性靜脈炎。克林霉素磷酸酯靜滴可引起靜脈炎,肌注局部可出現疼痛、硬結及無菌性膿腫。其它不良反應尚有皮疹、皮膚瘙癢,偶出現剝脫性皮炎;可出現肝、腎功能異常,一過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等。
(責任編輯:譚佩茵 )
文章關鍵詞: 克林霉素
痤瘡(青春痘)是毛囊皮脂腺單位的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主要好發于青少年,對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響很大,如果痤瘡程度嚴重,可以選用克林霉素……詳細>>
克林霉素甲硝唑搽劑是一種皮膚類非處方藥物,一般藥店就可以買到。主要是治療酒渣鼻、毛囊炎、尋常痤瘡,也可用于脂溢性皮炎等常見的皮膚病。那么……詳細>>
痘痘的發生主要與皮脂分泌過多、毛囊皮脂腺導管堵塞、細菌感染和炎癥反應等因素密切相關。如今祛除痘痘的方法有很多,對于祛除痘痘要對癥治療才能……詳細>>
使用藥品的前提需了解其說明、注意事項、功效、不良反應等,這樣更加有利于疾病的治療。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膠適用于尋常痤瘡,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膠的……詳細>>
紅霉素是常用廣譜抗生素,對革蘭陽性菌,如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綠色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糞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梭狀芽孢桿菌、白喉桿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