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因治病用藥引起皮膚或黏膜的不良反應,稱為藥物性皮炎,簡稱藥物疹。藥物性皮炎發病率占用藥人數的2%左右。多數學者認為藥物疹的發病機制與其他變態反應性疾病基本一樣。凡容易發生過敏者,一旦使用了某種藥物(即抗原),在體內就會產生免疫球蛋白E的抗體。它平時結合在血管周圍的肥大細胞表面,這時機體便處于致敏狀態,當再次遇到相應抗原后,免疫球蛋白E便被激活,促使肥大細胞釋放出許多活性物質,如組胺、5-羥色胺、緩激肽等致使毛細血管擴張,管壁滲透性增加,血清蛋白與水分滲出,并大量進入皮內組織而出現癥狀。
1、蕁麻疹:俗稱風團、風疹塊。有些人即使應用常規藥物劑量,也會發生風疹塊,除瘙癢外,尚有刺痛或觸痛之感。有時還伴有腹痛或惡心、嘔吐等癥狀。致病藥物有青霉素、鏈霉素、四環素、氯霉素、頭孢菌素、利舍平、普萘洛爾、氯丙嗪、麻黃堿、阿司匹林、苯巴比妥、普魯卡因、腎上腺素、呋喃唑酮、異煙肼、帕吉林、異卡波肼、苯乙肼,以及磺胺類藥物等。其發生規律是,患者首次用藥時(4~20日)就出現風疹塊;以后再用同樣的藥物僅隔幾小時或幾分鐘即可發病。
2、固定性紅斑:因每次發病都在同一部位而得名,為最常見的一種藥物疹。紫紅色斑,呈圓形或橢圓形,其中央常有水皰,還有發熱等癥狀。致病藥物有甲丙氨酯、苯巴比妥、異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氯丙嗪、保泰松、奎尼丁、水合氯醛、阿司匹林、肼屈嗪、甲氨蝶呤、青霉素、鏈霉素及四環素族、磺胺類藥等。
3、結節性紅斑:誘發該病的藥物有氯丙嗪、青霉素、鏈霉素、水合氯醛、阿司匹林、肼屈嗪、氯磺丙脲及磺胺類藥等
4、痤瘡型藥疹: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藥物疹,主要由于藥物作用于毛囊皮脂腺部分,使皮脂腺的功能增強和肥大,或使毛囊阻塞,潛伏期1~2個月。引起此類反應的藥物有異煙肼、胰島素、苯巴比妥、水合氯醛、東莨蓉堿及四環素類、激素類、溴碘類制劑等。
5、苔蘚樣藥疹:誘發本病的藥物有氯喹、奎尼丁、甲基多巴、對氨基水楊酸鈉等。
6、光過敏性藥疹:少數人使用某種藥物后,受日光照射的部位(如面、頸、上胸及四肢等)發生異常反應,如出現紅斑、水腫、丘疹、小皰等急性皮炎。具體可分為光毒性反應和光過敏性反應。一般發生在使用藥物后的數小時內。致病藥物有甲丙氨酯、吡硫醇、利舍平、四環素、氯喹、呋塞米、氫氯噻嗪、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甲氨蝶呤、長春新堿、氯丙嗪、奮乃靜、三氟拉嗪、磺酰脲及磺胺類藥等。
(責任編輯:譚佩茵 )
文章關鍵詞: 藥物性皮炎
藥物性肝損害是指在治療疾病過程中,由治療性藥物所引起的肝臟疾病并有特征性的病理組織學改變。目前至少有1000多種藥物可引起藥物性肝損傷,……詳細>>
藥物性肝炎主要是由于藥物及其代謝產物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肝臟損害,導致身體健康出現一定的問題,為了能夠更清楚地了解藥物性肝炎對于身體的傷害,……詳細>>
磺胺甲噁唑(SMX)和甲氧芐啶(TMP)是兩種不同的抗生素,可單獨使用,亦可聯合使用。單獨使用時,這些抗生素只能阻止細菌的生長。然而,聯……詳細>>
近日,評估抗炎藥Dupixent(dupilumab)治療6-11歲兒童重度特應性皮炎的關鍵III期研究達到了主要終點和次要終點。根據該……詳細>>
有些姑娘為了追求苗條的身材,甚至大量服用減肥藥,殊不知不少藥物都有肝毒性,不當用藥會損害肝臟,形成藥物性肝損傷。不少患者都是因為亂服減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