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營養不良是由于食物攝入不足、吸收不良、不能充分利用、疾病影響等以致不能維持正常代謝,出現體重不增或減輕,脂肪逐漸消失,肌肉萎縮的一種營養缺乏癥。胃腸疾病導致的營養不良有可能是藥物因素。
有些藥物作用于胃腸道,阻礙了消化吸收的正常功能,造成脂肪性腹瀉、蛋白質丟失、維生素缺乏、水鹽代謝失常等。如新霉素、對氨基水楊酸鈉等,可引起維生素B12吸收不良,從而導致巨細胞性貧血。新霉素還可使腸道內脂肪和鉀、鈉、磷等元素的排泄增加。四環素、阿司匹林等可使維生素C從尿中排泄增加。長期服用磺胺類藥及某些廣譜抗生素會抑制腸道內正常菌群的生長,而導致維生素K和維生素B的缺乏。石蠟油可影響胡蘿卜素及維生素A、D、K的吸收。卡那霉素、多粘菌素、桿菌肽等可致腸道吸收不良而發生腹瀉。
吲哚美辛、保泰松等解熱鎮痛藥可引起胃腸道黏膜糜爛、淺表性潰瘍而致出血。長期大量使用潑尼松等腎上腺皮質激素,可促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引起類固醇性潰瘍。口服紅霉素、四環素等可引起胃腸道出血或使原有潰瘍癥狀加重。利血平、氯化鉀、胍乙啶等可使胃腸道出血或使原有潰瘍癥狀加重,從而影響機體對營養素的消化吸收。
長期使用洋地黃后易導致肝臟蓄積藥物殘毒而致慢性中毒。抗癲癇藥苯妥英鈉或苯巴比妥可破壞維生素D的代謝,干擾鈣的吸收利用,而引起維生素D缺乏癥或骨質軟化癥。四環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及某些抗腫瘤藥物可抑制肝臟合成蛋白質的功能而引起脂肪肝。異煙肼、利福平等容易直接損害肝臟而引起膽汁郁積性黃疸。
此外,還有一些藥物可干擾體內其他物質的合成及體內微量元素的動態平衡而引起營養不良癥,如氫氯噻嗪能促進鉀、鎂、鋅的排泄。抗酸藥氫氧化鋁可與食物中的磷酸根結合生成不能吸收的磷酸鹽,長期服用這類藥物者易出現磷缺乏癥、骨骼疼痛甚至發生骨軟化癥,有的還易發生低血磷、低血鎂以致驚厥。所以服用藥物要根據自身情況合理用藥。若長期用藥需檢測好身體各項指標。
(責任編輯:沈麗娜 )
文章關鍵詞: 營養不良
利尿藥:長期服用會出現四肢肌肉無力、腹脹等低鉀血癥表現,服藥期間要注意調整飲食結構,多吃些含鉀豐富的食物,如蓮子、海帶。詳細>>
生活中的一些藥物能治病,但也容易帶來多種副作用。副作用是藥物對身體的反應,是無法避免的。一般停藥后副作用就能消失,藥物會帶來哪些不良反應……詳細>>
春節期間各種美食琳瑯滿目,不少人大快朵頤的同時也出現了消化不良、便秘等胃腸道問題,需要及時調整。多酶片含有胰酶、胃蛋白酶及淀粉酶等成分,……詳細>>
胃動力藥能增強胃蠕動、加速胃排空,改善胃脹、嘔吐、惡心等癥狀,常見的有多潘立酮、西沙比利、甲氧氯普胺(胃復安)等。多潘立酮是藥物通用名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