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正常人的尿液是淡黃色清晰透明的液體,是無菌的。當人們飲水較多時,排尿的次數和量都會相應增加,此時尿液會呈很淺的黃色,有時讓人感覺像是在“尿水”。當進水較少或出汗很多時,排尿的次數和量也會相應減少,此時尿液會呈深黃色。
尿液顏色的改變常預示著某些疾病,因此成為醫師正確診斷疾病的依據之一。當患者使用某些藥品時,尿液的顏色也可能發生變化,這其中大部分屬于正常現象。藥物固有的顏色經腎臟代謝排泄到膀胱中,使尿液染色,因此不影響患者繼續用藥。
例如,維生素B2(核黃素)會使尿液變為帶熒光的橙黃色。但也有少部分屬于藥物的不良反應,是藥物代謝過程中造成消化、泌尿或血液系統病理改變的結果,應當引起人們的警惕。例如,有些藥物對腎臟、膀胱或血液系統有損害,會導致出血或溶血,如替硝唑、氯霉素、華法林、阿昔洛韋、氟芬那酸、拓撲替康、秋水仙堿、環磷酰胺、磺胺類藥物等,患者服藥后可能出現血尿或黑褐尿,此時應立即停止用藥并及時就診。
除藥物因素外,疾病或者特殊飲食,也會引起尿液顏色改變。例如,血尿多見于腎盂腎炎、膀胱炎等;濃茶樣或醬油色尿,多為血紅蛋白尿,常見于蠶豆病、血型不符的輸血反應等;深黃色尿,像豆油樣,從容器倒出時易掛于容器壁上不易倒凈,震蕩后多有泡沫,稱為膽紅素尿,多見于黃疸性肝炎;白色或渾濁尿液,常因食用含有較多磷酸鹽或碳酸鹽的食物引起,如果患者不能正確區分尿液變色的原因,應及時就診并取標本送檢。
尿的成分和性狀可以反映機體代謝情況和各系統的功能。但是,尿標本不夠穩定,有一些影響因素限制了尿常規的優勢,讓它有時候不能真實地反映出人體的問題。另外,從化學反應原理方面看,用藥還可以影響尿比重,而尿比重主要用來評估腎臟的濃縮功能。青霉素、喹啉等對蛋白質結果也有影響。亞硝酸鹽結果可反映泌尿系統有無細菌感染,但是使用抗藥物后,細菌的部分作用受抑制,造成亞硝酸鹽結果呈陰性,醫師不能判斷出細菌仍然存在。
(責任編輯:沈麗娜 )
很多糖尿病患者因腿、腳、手的疼痛、麻木苦不堪言,這其實是糖尿病引起的神經痛,是高血糖和循環障礙的結果。肢體神經纖維受損,就會導致感覺傳……詳細>>
人體缺乏維生素B1就可導致腳氣病。臨床上以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及心血管系統的癥狀為主,常發生在以精白米為主食的地區。腳氣病的癥狀表現為多發……詳細>>
維生素B6在臨床應用中主要用于用于減輕妊娠嘔吐、用于新生兒遺傳性維生素B6依賴綜合征,用于治療回奶、抗震顫麻痹、治療妊娠糖尿病等,其注射……詳細>>
春節長假過后,很多人又要重新開始上班。在上班的人群中,有些人會出現精神萎靡,對事情不感興趣,甚至還會出現頭暈目眩的情況等假期綜合征的癥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