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人到了一定年紀身體各方面機能都會下降,老年人身體機能不如從前,容易生病,需要經常服藥。但老年人使用藥物發生不良反應的概率是成年人的2~3倍,尤其是下列藥物易引起老年人不良反應。
1、心血管疾病藥
如地高辛等洋地黃類,該類藥物大部分由腎臟排泄。由于老年人的腎功能下降,令該類藥物的排泄減慢、血藥濃度升高,易產生較為嚴重的中樞神經障礙和心臟毒性。因此,老年人用藥一般為青壯年的1/4;普萘洛爾(心得安),由于老年人肝功能與血漿蛋白含量的下降,造成體內藥物代謝緩慢及血藥濃度升高,導致副作用增多,如頭痛、眩暈、嗜睡、心動過緩低血壓或心臟傳導阻滯等;利多卡因,由于老年人腎功能降低,藥物排泄減慢,藥物很容易產生過量,可引起精神癥狀和心臟抑制。
2、抗凝血藥
老年人對肝素和口服抗凝血藥非常敏感,一般治療劑量即可引起持久的凝血障礙,引起自發性內出血危險。例如:使用肝素后可導致出血發生率增加,尤其是老年婦女,要嚴密監測出血征象,并避免與阿司匹林同時服用;70歲以上患者使用華法林的劑量為40~60歲患者的30%。
3、中樞神經系統藥物
老年人大腦重量減輕,腦血流量減少,高級神經功能衰退,因此對中樞神經系統藥物特別敏感,特別在缺氧、發熱時更為明顯。如:苯巴比妥可引起過度抑制或出現興奮激動現象,尤其出現興奮時不能盲目加大劑量,而應減量或加速藥物排泄;阿米替林,可引起不安、失眠、健忘、定向障礙、妄想等副作用,且與用藥劑量關系不大,發現后要立即停藥;碳酸鋰,由于老年人排泄慢,易引起藥物蓄積中毒。
4、解熱鎮痛消炎藥
包括保泰松、吲哚美辛(消炎痛)、阿司匹林等。長期服用保泰松可引起水腫和再生障礙性貧血;長期服用吲哚美辛可引起眩暈、精神障礙、腹瀉、胃腸出血、胃潰瘍等不良反應;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解熱鎮痛藥,如用藥劑量偏大或兩次用藥時間間隔太短,常引起老年人大量出汗而虛脫。老年人應慎用或少用該類藥物。
5、抗菌藥物
慶大霉素、卡那霉素,主要經腎臟排泄,老年人腎功能下降,藥物排泄減慢,容易引起耳毒性與腎毒性,故老年人最好不用該類藥物;青霉素,老年人使用劑量過大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如意識障礙、驚顧痕癇樣發作甚至昏迷等癥狀;四環素,宜減少劑量或延長用藥時間間隔。
6、抗腫瘤藥
如博來霉素可引起老年人嚴重肺毒性,如肺炎樣變和肺纖維化,使用中必須檢測肺功能。
7、利尿藥
利尿藥使用過猛可引起有效循環血量不足和體內電解質失衡。噻嗪類利尿劑不宜用于糖尿病與痛風患者。此外,利尿藥與強心苷合用時要注意發生強心苷中毒。
8、導瀉藥
老年人便秘是多因肥胖、腹部肌肉無力、腸蠕動減弱所致的功能性便秘。長期服用導瀉藥可引起體內鈣和脂溶性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的缺乏,因此必要時可選用甘油栓、開塞露配合中藥瀉葉、通便丸。
(責任編輯:沈麗娜 )
抗菌藥物包括抗生素和磺胺類等,能起到殺菌和抑菌活性的功效。現在市面上的抗菌藥物達到好幾百種,但每種抗菌作用的藥理作用不一樣,帶來的不良反……詳細>>
老年人是心腦血管疾病、痛風、糖尿病等疾病的高發人群,往往需要長期用藥治療,老年人長期用藥容易引發各種不良反應,這是為什么?老人用藥過程中……詳細>>
過敏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現象,引起過敏的原因有很多,有的人本身就是過敏體質,一旦接觸到過敏原,就會導致過敏現象的出現。過敏的程度不同,患……詳細>>
服藥期間最害怕的是出現藥物不良反應,藥物確實能防病治病,但是也可能會帶來不明原因的不良反應,輕者惡心嘔吐,重者會因為心臟病或中風而死亡。詳細>>
近日,第56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了新一期的藥品不良反應名單,其中就包括了左氧氟沙星,隨著藥品的大量應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劑的不良反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