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中藥處方中某味藥一時缺貨是常有的事,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常見到一些沒有受過系統中醫中藥知識培訓的醫生,根據自己一點膚淺的知識隨意替換,其功效可想而知。正確的方法是找開方的大夫或正規醫院的中醫大夫,用性味和功效基本相同的中藥替代為好。
中醫中藥是一門精深而復雜的學科,同一種藥制作方法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功效。如甘草,生甘草偏重于清熱解毒,而炙甘草則補脾益氣;生麻黃有強而猛的發汗作用,炙麻黃則緩而弱。此外,還有生與熟大黃、附子,生與制天南星、半夏,生與炒谷芽、麥芽等,一律不能替代。同一類藥,其藥性差異很大。如黃連與胡黃連,同屬清熱燥濕、瀉火類,但黃連寒性強重于治痢解毒,而胡黃連則多用于小兒疳熱。此外,茯苓與豬茯苓,淅貝母與川貝母,川牛膝與懷牛膝,川紅花與藏紅花,白豆寇與草豆寇等,一律不能替代。有些藥名相近,但不屬一類。如柴胡與銀柴胡,柴胡為傘形科,銀柴胡是石竹科,柴胡清表熱及半表半里之熱,為上行升散藥,虛熱者忌;而銀柴胡則清陰虛內熱,無升散性,為清熱涼血藥。此外,還有蒼術與白術,白芍與赤芍,木香與清木香,茯苓與土茯苓,菊花與野菊花,山萊英與吳茱萸,大茴香與小茴香,白豆寇與肉豆寇,防已與防風,羌活與獨活,百部與百合等,一律不能替代。還有些中藥來自一種動物或植物,但生長的部位、生長的時期不同,其功效也有差異。如陳皮和青皮僅有老嫩之分,陳皮為成熟者,入脾,有行氣健脾作用,為理氣藥;青皮為未成熟者,入肝膽,疏肝止痛,為破氣藥。此外,還有蘇葉與蘇梗,積實與枳殼,鹿茸與鹿角、鹿霜,于姜與生姜,竹茹與竹瀝等,一律不能替代。以上這些都是經常容易出現的錯誤,看似毫厘之差,實則失之千里。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梁燕瓊 )
文章關鍵詞:
然而,它們不同之處在于:赤芍為野生品,入藥以原藥生用,其功用長于涼血逐瘀;白芍為栽培品,經刮皮、水煮、切片、曬干而成,功效長于補血養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