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消渴丸是以清代名醫葉天士玉泉散及元代名醫朱丹溪消渴方為基礎方化裁而來,并加入了化學藥格列本脲,創新地采用中西藥結合、標本兼治的方法研制而成,既發揮了中藥整體調理,防治并發癥的優點,又克服了化學藥遠期效果不佳、易產生副作用的缺點,屬于科技創新產品。上市29年來,全國有數百萬患者使用消渴丸進行糖尿病的治療,年銷售額逾6億元,占整個糖尿病口服中成藥及中西醫結合藥品市場的銷售份額78%以上,是當之無愧的“中國降糖中成藥知名品牌”。
誕生:結緣于革命老人謝覺哉
上世紀80年代初,受經濟條件限制,許多糖尿病患者一般是買幾分錢一片的氯磺丙脲,經濟條件稍好一點的也只能讓醫生開較便宜的甲苯磺丁脲(D860)服用,但這些西藥有較大的副作用,一方面用藥量難以掌握,一旦不慎很容易造成低血糖;另一方面,長期服用對肝腎也易造成損害。
能不能發明一種用藥安全、療效確切,同時又經濟實惠的新型降糖藥呢?當時廣州中藥一廠(即現廣州中一藥業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員夜以繼日地攻關,期望能研制出用藥安全、療效確切、經濟實惠的新型降糖藥。但是,這種新型降糖藥到底由什么成分來組成呢?要如何進行研制呢?這些問題,時時困擾著科研人員,經過多次的專題研討也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研制工作一時陷入了僵局。
后來,一位科研人員偶然間讀到了老一代革命家謝覺哉(生前曾任內務部長、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的一首詩:“文園病渴幾經年,久旱求泉竟及泉。辟谷嘗參都試過,一丸遇到不妨千。”這首題為《喜渴病愈》的詩作于1959年7月,系“住北戴河雜詩”四首之三,謝覺哉自注的全文是:“糖尿病舊稱消渴病。我病消渴有年,喝水多,小便也多;夜間睡醒,口干欲裂。有時肚子是飽的,但仍要吃,不吃就頭昏眼花。西醫要我限制吃米麥,每頓只能二兩左右,中醫要我睡時含參片,可免口渴,但收效都不大。偶于葉天士手集秘方中得一方名玉泉散:白粉葛三錢,天花粉三錢,麥冬三錢,生地三錢,五味子一錢,甘草一錢,糯米三錢(分量是北京醫院中醫大夫定的)。服之,病若失。諺云:‘吃藥一千,遇藥一丸’,其然乎!”
據文史記載,謝覺哉60多歲時患了糖尿病,除接受藥物治療外,他還遵照醫囑限食,每餐只吃75克主食,口中含參片以求止渴。但效果并不理想。他在口干欲裂之時翻開《辭海》,找到了糖尿病一詞。原來中醫所說的消渴病,也就是糖尿病。中醫治療消渴病的良方應屬清代名醫葉天士的“玉泉散”。按照玉泉散處方服藥百余劑,果真療效如神。于是,他欣然寫下了《喜渴病愈》一詩來記錄此事,并特意寫了一條注釋,詳細介紹了秘方的來歷及分量。他的這段注文,與其說是注釋詩意,不如說是在敘述他得病的痛苦、治病的經過和喜得葉天士秘方——玉泉散治愈此病的心情。
在玉泉散加減方的基礎上研制新型降糖藥,療效是否真有謝覺哉所描述的那么好呢?大家心里還是沒譜。為慎重起見,工作人員又多次咨詢了全國及省市多家醫院的糖尿病專家,專家們分析后認為,根據臨床觀察,純中藥降糖藥,通常降糖作用較弱,而且起效較慢,如果能在純中藥的基礎上,再加入西藥降糖藥,降糖效果會更好。因此,結合專家的意見,廠領導及科研人員經過認真分析和反復論證,終于決定以中西醫結合為方向,即在中藥復方與西藥降糖藥結合的基礎上來研制新型降糖藥:先研制出成品,再進行藥理試驗和動物試驗進行驗證。由于西藥優降糖(即格列本脲)是磺脲類降糖藥中降糖作用最強的藥物,且安全性較高,因此大家一致選擇以中藥復方和優降糖結合進行研制。
經過連續的科研攻關、制劑試驗以及大量臨床試驗,終于研制出了治療糖尿病的良藥:全國唯一中西藥結合的新型降糖藥——消渴丸。
${FDPageBreak}
成長:強大科研實力支撐
消渴丸一投放市場,馬上引起了強烈反響。由于一方面具有西藥降糖快速的優點,另一方面又可發揮中藥整體調節、明顯改善癥狀、無毒副作用的優勢,兩者珠聯璧合、標本兼治,因此成為了口服降糖藥市場的寵兒,此藥的上市也是糖尿病中西醫結合治療領域劃時代的產物。
雖然消渴丸在市場上廣受歡迎,但針對藥品“安全、有效、方便、經濟”的科研創新,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消渴丸在糖尿病藥物中,在全國最早建立主要藥材黃芪的GAP基地;最早引入“指紋圖譜”現代化質控技術;最早采用微波干燥殺菌技術,從而使消渴丸的療效和質量有充分的保證。目前消渴丸已全面實現數字化全自動流水線生產。而所有這些改變的背后,正是廣州中一藥業強大科研實力的支撐。
據了解,在國外制藥發達國家,藥品研發的主體是企業;但在我國,由于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藥品研發主要由大專院校和國家的研究院所來承擔,往往會導致藥品研制與市場間的脫節。但廣州中一藥業有限公司打破常規,不斷創新。改革開放以來,廣州中一藥業進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自始至終將企業辦科研放在首位,并在體制上予以保障,保證企業對科技的率先投入和重點投入。
早在1981年,廣州中一藥業就成立了研究所,是國內最早獨立設置研究機構的中藥企業之一。近年來,又與北京大學、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等高校及科研機構長期保持緊密合作關系。2009年,“廣州市中一糖尿病藥物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升級為“廣東省中一糖尿病藥物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現正向“國家糖尿病藥物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邁進。同時,廣州中一藥業還與國家科技部簽約,參與多項國家級課題。以科技投入為例,廣州中一藥業每年相關投入都不少于銷售額的3%,遠遠高于全國同行不到1%的平均水平。
“率先保證科技投入是廣州中一藥業的一貫宗旨”,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吳長海明確表示,發展的秘密武器就是立足科技創新,通過走科技興企、人才強企的發展道路,鍛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企業的技術進步、科技創新始終快人一拍,著著領先。
先是消渴丸正式啟動再創新。為了進一步提高消渴丸臨床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針對消渴丸的質量控制標準、生產工藝進行了升級攻關。吳長海認為,要延續消渴丸旺盛的生命力,必須用“國際通用的醫學語言”,來闡明以中西藥結合發揮協同增效作用的具體機制。為此,他們開始了使消渴丸對接國際新藥研發慣例的循證醫學研究,消渴丸循證醫學研究是“十一五”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中“糖尿病的分子分型和個體化診療”的子課題。據悉,迄今為止,消渴丸是唯一進入國家“863”計劃的中成藥,也是目前唯一進入國家“863”計劃的糖尿病藥物。
再是消渴丸正式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再創新。消渴丸是上世紀80年代初由我國專家完全自主創新的藥物,開創了我國中西藥結合研制新型降糖藥的先河,也得到了醫務工作者和消費者的廣泛認可。為保護消渴丸知識產權,廣州中一藥業先后申請了廣東省中藥保密品種以及全國中藥保護品種。而近年隨著中國加入WTO,廣州中一藥業決定引入國際通用的專利保護模式,對消渴丸知識產權進行保護。2008年,消渴丸“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組合物及制備方法”正式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是我國治療糖尿病民族藥物中,首個獲得國家組方及制備方法發明專利的創新藥物。2009年消渴丸發明專利再添殊榮,榮獲中國發明專利優秀獎。
${FDPageBreak}
發展:二次開發進一步與國際接軌
即使是這樣成功的藥品,廣州中一藥業對其質量的自我提升和創新,也從來沒有停止過。由于“消渴丸”獨特的中西藥處方組成,自上市29年以來,因其服用安全、療效確切、價格適宜,已成為市場上不可或缺的口服治療糖尿病藥物,在治療糖尿病的臨床應用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廣州中一藥業領導仍認為,如果要延續消渴丸旺盛的生命力,決不能原地踏步。消渴丸雖然被29年來的醫學臨床證明其獨特的藥效,但作為創新型的中西藥制劑,它仍要進一步用“國際通用的醫學語言”,闡明以中西藥結合發揮協同增效、雙向調節作用以及預防糖尿病并發癥的具體機制。因為只有通過進一步研發、進一步與國際接軌,才能進一步闡明與其他同類產品的比較優勢,才能造福更廣大的糖尿病患者,從而使自己的市場地位更加穩固。
二次開發就這樣被提上前臺,二次開發的重點在于,充分考慮消渴丸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前提下,力求使其治療糖尿病的個性化用藥方案達到最優化。
事實上,早在2007年廣州中一藥業就奏起了二次開發的“前奏”。2007年10月,在經過長期的臨床觀察和嚴謹的藥理試驗后,并經有關糖尿病專家反復論證,廣州中一藥業決定對消渴丸的產品說明書進行完善,使醫生和患者能夠更好地使用消渴丸。接下來的正題,則是進一步提高消渴丸臨床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廣州中一藥業投入1200萬元進行消渴丸循證醫學臨床研究,緊接著投入1000萬元進行上市后臨床再評價研究,接著又先后投入200萬元進行更深入的藥效、毒理及作用機理研究及藥物經濟學研究。2010年,廣州中一藥業又投入500萬元與北京大學舉行了“消渴丸的藥物經濟學評價項目”。消渴丸藥物經濟學研究將探討消渴丸的藥物經濟學特點,率先為2型糖尿病患者選擇糖尿病藥物、政府醫改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提供科學依據。據了解,該研究是國內對中成藥進行藥物經濟學研究和評估的首個重大項目,開創了國際中成藥藥物經濟學研究的先河,將對中醫藥發展的現代化、國際化進程產生重大影響。
當然,廣州中一藥業對消渴丸的研究是全方位的,在安全性、有效性之后,便是“二次開發“的另一個“重頭戲”:質量標準提高。這就是針對消渴丸的質量控制標準、生產工藝的一次升級攻關。2009年,廣州中一藥業完成了消渴丸自動化、聯動化、集成化生產線建設,新的工藝采用了自動化制丸、近紅外在線檢測全程計算機控制等技術,其關鍵成分之一格列本脲的含量控制水平,已達到或超過化學藥的同等要求。更令人欣喜的是,其新建生產線的年生產量可達到6500萬瓶,完全可以滿足市場不斷增長的需求。
雖然廣州中一藥業在消渴丸二次開發上投入了巨資,但并沒有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消渴丸與純中藥相比更能有效降糖,與化學藥相比,在降糖同時,還能改善癥狀,預防并發癥。更重要的是,消渴丸每日服用的費用在1.42~4.25元,平均2.84元,與國內常用的口服降糖化學藥、中藥相比,具有很好的效價比,解決了患者“用藥貴”的問題。
廣州中一藥業斥巨資進行消渴丸二次開發和科技創新,不僅折射出老字號企業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科學嚴謹、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更體現出廣州中一藥業對病患者“噓寒問暖,始終如一”的職業態度和人文關懷。
${FDPageBreak}
機遇:入選2009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
《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使用部分)》(2009版)中有307個常用品種,涉及化學藥品、生物制品、中成藥和中藥飲片3部分,可以覆蓋80%以上的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疾病的用藥,其中由廣州中一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中一牌消渴丸”作為國內糖尿病中成藥領先品牌榮幸入選,這是我國唯一入選2009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使用部分)的糖尿病中成藥。
糖尿病是繼腫瘤、心腦血管病之后,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第三大殺手”。據統計,目前全世界已有近1.8億糖尿病患者,并以驚人的速度增長,成為全球重點關注的公共性衛生問題。我國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國家之一,糖尿病人群超4000萬。在我國被廣泛使用的消渴丸的入選不僅肯定了其在治療糖尿病的有效性、安全性、效價比高等方面的獨特優勢,更體現了我國政府充分發揮傳統中醫藥優勢治療糖尿病疾病的高瞻遠矚。
“能進入《目錄》肯定是利好,這是最基本的入場券,也意味著對廣州中一藥業為人民群眾健康所做的努力的肯定。”廣州中一藥業副總經理薛敏分析說,“進入《目錄》就意味著藥品可以在全國迅速打開市場,銷量上將會出現快速增長,使更多的基層糖尿病患者受益。”
為了讓消渴丸能更好地服務全國糖尿病患者,早在2004年,廣州中一藥業就積極支持和配合國家衛生部開展了為期3年的糖尿病防治“健康新長征”活動,行程11萬公里,對8000多家基層醫療單位的近33000名縣級、鄉鎮基層醫生進行了糖尿病防治知識培訓;開展了近200場義診咨詢活動,使2億多農村人口受益。2009年7月開始,又配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宣部、衛生部等23部門開展了“中醫中藥中國行”科普宣傳活動,對重慶、貴州、內蒙古、江西、河南等省(區、市)20000多名社區醫生和鄉鎮醫生開展了糖尿病常見疾病的防治和合理用藥培訓,從而提高了基層醫生防治糖尿病等疾病的認識,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余康生)
鏈接
消渴丸創六個全國第一
1.中國第一個中西藥結合的新型降糖藥:創新地采用中西結合、標本兼治的方法。
2.全國口服糖尿病治療藥物第一品牌:消渴丸上市29年,已銷售逾5億瓶約600億丸,累計服用患者已超2000多萬人,占整個糖尿病口服中成藥及中西醫結合藥品市場的銷售份額78%以上。
3.全國第一個進入國家“863”計劃的中成藥物:參與的“糖尿病的分子分型和個體化診療”課題,入選“十一五”國家“863”計劃,這是迄今為止我國參與國家“863”計劃的首個糖尿病中成藥物。
4.我國第一個開展大規模循證醫學研究的治療糖尿病民族品牌藥:通過循證醫學研究為藥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可靠依據。
5.我國第一個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的中西藥結合治療糖尿病藥物:“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組合物及制備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專利號ZL200610075069)。
6.我國第一個開展藥物經濟學研究的糖尿病中成藥:該研究是國內對中成藥進行藥物經濟學研究和評估的首個重大項目,開創了國際中成藥藥物經濟學研究的先河,將對中醫藥發展的現代化、國際化進程產生重大影響。
(責任編輯:楊金梅 )
文章關鍵詞:
我想問下,現消渴丸有幾種規格,因為我在社區醫院開了幾瓶210粒裝的,以前的都是120粒,很多人都沒聽說過有210粒的,所以想問下大家,……詳細>>
消渴丸雖說是純中藥制劑,但是如果使用不當的話,也是會有副作用發生的,因此糖尿病患者在使用消渴丸期間一定要多加注意,遵醫囑用藥。詳細>>
2010年7月20日,廣東省政府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全省知識產權工作會議暨廣東省獲中國專利獎表彰大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