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因素易致孩子齲齒 防齲齒從飲食入手
80%的小朋友患有不同程度的齲齒,患病率如此之高,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生活中有六大因素可能導致孩子患齲齒,飲食和衛生習慣是罪魁禍首。
六大因素容易導致孩子長蛀牙
一、讓寶寶含著奶瓶入睡
剛萌出的乳牙牙質薄、礦化程度差,表面結構不成熟,對齲病非常敏感,長期使用奶瓶人工喂養或含著奶瓶入睡,使得瓶塞貼附于上頜乳前牙,牛奶等發酵糖類汁液長時間滯留在牙齒周圍,經變形鏈球菌利用之后而產生酸,造成牙齒表面脫鈣。
媽媽怎么做:首先要戒除幼兒含著奶瓶入睡的壞習慣,如果孩子在睡覺時必須使用奶瓶,用白開水代替牛奶;控制奶瓶的使用時間,每次用奶瓶喂食的時間一般控制在10-15分鐘;喂養完后,再由父母洗干凈手,用消過毒的紗布或乳膠指套牙刷蘸上兒童專業護牙劑為寶寶擦洗牙面,徹底的口腔清潔才能更好的預防奶瓶齲蛀牙。
二、口口相傳喂養
蛀牙是不會遺傳的,但是會通過父母對寶寶的喂食等行為傳播給寶寶,如用奶瓶喂奶時,自己先就著奶嘴試溫度,用自己的餐具給寶寶喂吃,親吻寶寶嘴巴等。
媽媽怎么做:給寶寶準備專用的餐具;媽媽患有齲齒的要積極診治,以免傳染給寶寶;改變在育兒方面的不良習慣,在親吻寶寶的時候,不妨選擇臉蛋、額頭等部位,這同樣可以跟寶寶進行感情交流。
三、忽視乳牙的清潔護理
許多家長都忽視了乳牙的重要性,他們認為乳牙最終都會被恒牙替換,不需要細心護理,只要簡單清潔,有時連簡單的清潔都做不到。
媽媽怎么做:第一,養成每天早晚刷牙的好習慣,媽媽應引導教育孩子學會刷牙,為他們選擇合適安全有效的兒童牙膏或者專業的兒童護牙劑;第二,吃東西過后漱口,尤其是吃過甜食后要及時漱口,防止食物殘渣傷害牙齒;第三,睡前不吃東西,尤其是睡前刷完牙后,不再吃任何東西;第四,最重要的是:養成晚間護牙的習慣,當寶寶進入睡眠狀態后,身體新陳代謝活動減弱,唾液分泌減少,口腔的自潔作用差,因此最好在睡前再用兒童護牙劑清潔一次牙齒表面,強化防蛀效果。
四、過量喝酸奶
酸奶類飲品種類繁多,它們共同的特點都含有乳酸菌。當飲用較多又不及時漱口,就可能會導致蛀牙的發生,這是由于酸奶里的乳酸桿菌,易與唾液中的黏蛋白和食品殘屑混雜在一起,牢固地粘附在牙齒表面和窩溝中時,形成菌斑,極輕易造成牙齒釉質表面脫鈣、溶解,形成蛀牙。而且牙齒對酸的耐受水平不高,當口腔內PH值較高時,也易腐化牙齒表面釉質,造成牙齒脫鈣,終極形成蛀牙。
對青少年,尤其是兒童,飲用酸奶和碳酸飲料切忌過量,每次最好不要超過兩盒。最重要的是,應養成良好的生涯習慣,每次喝過酸奶后,一定要用凈水漱口,有的人喜好用飲料漱口,這是不科學的。
五、常喝純凈水
澳大利亞口腔健康研究中心的研究者在進行有關的調查研究中發現:患有永久性蛀牙的14~15歲孩子在6年內增加了71%。研究者明確指出:這與20世紀90年代瓶裝水和運動飲料的流行有很大的關系。
究其原因是,在普通的瓶裝水中,不但鈣、磷等礦物質極少甚至為零,更缺乏有加固牙齒琺瑯質(即牙釉質——復蓋于牙齒最外面的半透明鈣化組織)作用的氟化物,從而導致孩子們患蛀牙的風險大大增加。
這是因為,鈣、磷等礦物質和氟化物對促進牙齒生長與保護牙齒健康來說十分重要。鈣和磷是構成牙齒的主要原料,機體內大約99%的鈣集中在骨骼和牙齒內。牙齒因缺鈣就會變得疏松,容易被口腔中的細菌腐蝕而生成齲齒。
而氟化物中的氟素能滲入到牙表面的釉質中,形成一種熒光磷灰物質,對酸有抵抗能力,從而起到加固牙齒、抗擊細菌、保護口腔的作用。人體各組織中都含有氟,但主要也是積聚在牙齒和骨骼中。流行病學調查証實:在患齲齒率增高的國家,其牙釉質發育不全的患病率也較高。
六、牙痛了才就醫
除了忽視乳牙的重要性,許多家長也忽視了寶寶乳牙的變化情況。很多家長早早就發現幼兒牙齒發黃發黑,卻認為乳牙齲壞不是病,總是等到寶寶喊牙疼了才就醫,導致早期防治的延誤。
預防蛀牙可從飲食入手
飲食秘籍一:合理營養
15歲以下的兒童,應該注意合理的營養。尤其是多吃含有磷、鈣、維生素類的食物。例如黃豆和豆類制品、肉骨頭湯、小蝦干、海帶、蛋黃、牛奶、魚肝油和含有大量維生素與礦物質的新鮮蔬菜及水果等,這些食物對牙齒的發育、鈣化都有很大的好處。
飲食秘籍二:適當攝入粗纖維食品
在飲食中適當地選擇一些粗糙的、富有纖維質的食物,使牙面能得到較好的磨擦,促進牙面清潔,從而構成抗齲的良好條件。
飲食秘籍三:選擇含氟食品
在飲食上,如果能選擇一些含氟的食品,例如茶葉、萵苣、白菜、青蔥等,也可以產生一定的作用。中國人普遍有飲茶的習慣,茶內的氟素與牙齒表面有較長時間的接觸,并使人體獲得一定量的氟素,這對牙齒可以起到局部涂氟和如同在飲水中加氟的同樣抗齲效果。在應用氟素防齲的過程中,要防止氟素過多,尤其在兒童時期更要注意,因為過理的氟素反而會妨礙牙齒的發育,有時還會引起全身氟中毒現象。
飲食秘籍四:吃葡萄干、乳酪、香菇等
最近美國的一項實驗結果顯示,葡萄干中的某些化合物能抑制口腔內兩種細菌的生長,而這兩種細菌是導致齲齒和牙周炎的罪魁禍首。
吃葡萄干、乳酪、香菇等,均可抑制牙菌斑的形成,起到防止齲齒的作用。
齲齒的形成與細菌形成的菌斑有關,最近美國的一項實驗結果顯示,葡萄干中的某些化合物能抑制口腔內兩種細菌的生長,而這兩種細菌是導致齲齒和牙周炎的罪魁禍首。
同樣,吃乳酪對防止齲齒也有作用,乳酪里所含的鈣及磷酸鹽可以平衡口腔的酸堿度,避免口腔內環境處于有利細菌活動的酸性環境造成蛀牙。芹菜、香菇所含的多糖體,可抑制口腔內某些致病菌的生長;綠茶含有大量的氟,能抗酸防蛀牙;薄荷能減少口腔內細菌的滋生。
此外,喝水也是既簡單又重要的護牙方法。
(責任編輯:姚曉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酚咖片對胃有刺激嗎?何時服用好?胃不
2024-10-24長期有復發性口腔潰瘍,怎樣根治?
2024-10-24眼睛腫痛的原因及四環素眼膏效果如何
2024-10-24長了四顆智齒是否都要拔掉
2024-10-24金鈣爾奇添佳片的服用方式是咀嚼嗎
2024-10-24轉移因子膠囊能否用于霉菌性細胞內感染
2024-10-24兒童免疫低,服用轉移因子膠囊可行嗎?
2024-10-24長智齒發炎腫了,哺乳期不敢吃藥咋辦
2024-10-24
熱門文章
長智牙引發牙齦腫痛,如何應對?
2024-10-24口瘡反復發作?這些療法幫你快速緩解
2024-10-17刷牙只是清潔了一半的口腔,你知道還需刷舌苔么?
2024-10-11牙不好全身遭殃!從0歲到60歲的“護牙指南”,一篇給你講全!
2024-09-23口角炎,不是上火那么簡單
2024-09-18什么是前牙深覆蓋?
2024-09-09智慧牙是什么?專業解析與處理建議
2024-09-02為什么月經不能拔牙?專業解讀與三大理由
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