齲齒怎么樣可以診斷出來 齲齒自我檢查注意哪些要點
在如今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耳鼻喉科健康的重要性,目前患齲齒的人群在不斷擴大,因此針對齲齒的有效防止顯得很重要。那么,齲齒在不同年齡段有什么癥狀,如何檢查齲齒?
齲齒在不同年齡段有什么癥狀
牙齒從出生后6~7個月開始萌出,大概2歲半~3歲之間,乳牙會全部長齊,上下各10顆,一共20顆。
5~6歲左右,恒牙的第一磨牙開始萌出,接下來萌出的是中切牙。從這個階段到12歲左右,口腔內的乳牙和恒牙交互混雜。直到20歲左右,恒牙全部出齊。
2歲左右開始,齲齒就逐漸增多,不過,大部分都發生在上門牙(切牙),很少出現在下門牙。與恒牙相比,乳牙中的有機物多于無機物,因而更容易受到酸的腐蝕。
奶瓶性齲齒
有一種齲齒常見于長期使用奶瓶的孩子身上。這種早期齲齒稱為奶瓶性齲齒,其特征為齲齒主要發生于上頜的門牙和第一乳磨牙,同時與此成為對比的是,下頜的門牙卻很少看到齲齒。使用奶瓶時,由于是吮吸,飲料容易直接附著在牙齒表面,產生停滯。此外,幼兒使用奶瓶時還常常會長時間拖拖拉拉地邊玩邊喝,這樣容易使肚子飽脹而引起睡意,導致唾液分泌量減少,使得附著在牙齒上面的飲料更難去除。要想預防奶瓶性齲齒,應該讓孩子從1歲左右即開始慢慢養成用杯子喝飲料的習慣,1歲半左右時停止使用奶瓶。
被稱為六齡齒的第一磨牙從開始萌出到完全萌出為止,耗時甚久,因此,一般認為第一磨牙最容易發生齲齒。對于恒牙來說,越是剛萌出的牙齒越容易發生齲齒,同時惡化速度也極為迅速。
青少年期
第二磨牙大約在12歲左右萌出,此時恒牙已基本出齊。由于牙齒在生長后兩三年內容易發生齲齒,所以,青少年期可以說已經過了齲齒的高峰期。但是從這個時期開始,逐漸出現因齲齒的發展、惡化而引起的牙齒脫落等問題。
成年后和在兒童中常見的牙冠齲齒相比,成年人的牙根齲齒更具殺傷力,甚至可能導致牙齒脫落。有調查顯示,我國82%的成年人有牙齦萎縮現象,而牙齦萎縮正是導致根部齲齒的元兇。
根部齲齒初期癥狀不明顯,但后期危害大,嚴重的將直接導致牙齒脫落。根部齲齒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發病率高。牙齒根部質地柔軟,礦物質含量低,比牙冠部更容易形成齲齒。隨著年齡的增大,根部齲齒的發生率會逐漸增加,病變也會逐漸加重。
不易修復。根部齲齒出現于牙根部的側面,多呈淺盤狀,蛀斑面積大而深度淺,不易修復。而且由于牙根部的有機物含量高,修復材料很難牢固地粘附,因此修補以后也易患繼發齲齒。
危害性大。成年人的根部齲齒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和加重的,當出現疼痛感的時候往往已經傷害到牙本質甚至深部牙髓,并引起牙髓炎了。嚴重的根部齲齒將導致牙齒脫落。毫不夸張地說,只要你是成年人,就有可能正在受到根部齲齒的威脅。
齲齒常見的檢查方法有哪些
1、口腔檢查。齲齒易發生于牙體不易自潔的滯留區,根據其齲壞深度齲齒可分三種。
第一種:淺齲。一般無自覺癥狀,探查時可卡住探針尖端,當探針滑過病變部位有粗糙感,探之無痛苦感覺。齲病病變僅局限于牙釉質、牙骨質,局部可見白色或灰黑色的齲斑。
第二種:中齲。當齲壞深度到達中齲時,可有溫度或化學性激發痛,探之有明顯齲洞且敏感。病變較深,累及牙本質淺層,局部變黑。
第三種: 深齲。當齲壞深度到達深齲時,遇食物嵌塞、冷熱酸甜等刺激均產生疼痛,局部多見黑洞。探針可探查到洞底在牙本質深層,探之極敏感或疼痛,無自發痛史。
2、輔助檢查。如果確定齲壞部位有困難,可通過拍攝X線牙片輔助檢查,齲壞處可見黑色陰影。有條件者可用電阻抗、超聲波、光纖維透照、彈性模具分離、染色等技術,可以提高齲病早期診斷的準確性、靈敏性。
齲齒自我檢查要點:
齲病在波及牙本質深層之前,沒有任何不適癥狀,患者也不易發現這樣的小齲洞,只有定期檢查,醫生才能夠發現淺齲和中齲,及時進行備洞充填,一次就可以完成治療。如果等到患者有了疼痛的癥狀才來就診,常常是齲洞已經波及牙髓,除了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不便,治療的花費及就診的時間都會增加。如果齲齒破壞嚴重,有大面積的根尖病變,就得拔除患牙,造成牙齒缺失。
牙周疾病的早期為牙齲炎,牙菌斑和牙石堆積在牙齲邊緣,牙齲紅腫,刷牙或咬硬物時有出血。此時牙周纖維與骨組織尚未波及,如能及時治療,去除牙菌斑和牙石牙齦組織就能恢復健康。如果發展到早期牙周炎,感染已經波及牙周纖維和牙槽骨組織,此時可出現口臭、牙齲出血、水腫,如果及時治療,仍可以使牙周疾病停止發展。如果發展為嚴重牙周炎時,牙齒支持組織嚴重破壞,牙齒松動,移位,伸長,疼痛,咀嚼無力。此時,通過治療發現有的牙齒已不能保留,需要拔除。因此,定期檢查就可以將疾病控制或消滅在萌芽狀態。
(責任編輯:姚曉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酚咖片對胃有刺激嗎?何時服用好?胃不
2024-10-24長期有復發性口腔潰瘍,怎樣根治?
2024-10-24眼睛腫痛的原因及四環素眼膏效果如何
2024-10-24長了四顆智齒是否都要拔掉
2024-10-24金鈣爾奇添佳片的服用方式是咀嚼嗎
2024-10-24轉移因子膠囊能否用于霉菌性細胞內感染
2024-10-24兒童免疫低,服用轉移因子膠囊可行嗎?
2024-10-24長智齒發炎腫了,哺乳期不敢吃藥咋辦
2024-10-24
熱門文章
長智牙引發牙齦腫痛,如何應對?
2024-10-24口瘡反復發作?這些療法幫你快速緩解
2024-10-17刷牙只是清潔了一半的口腔,你知道還需刷舌苔么?
2024-10-11牙不好全身遭殃!從0歲到60歲的“護牙指南”,一篇給你講全!
2024-09-23口角炎,不是上火那么簡單
2024-09-18什么是前牙深覆蓋?
2024-09-09智慧牙是什么?專業解析與處理建議
2024-09-02為什么月經不能拔牙?專業解讀與三大理由
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