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如何護理 口腔護理需走出的六大誤區
了解口腔知識,能夠有助于保健口腔健康,避免出現口腔疾病。但是,現在很多人對于口腔的護理只是停留在勤刷牙清潔的層面上,非常的薄弱。導致了很多人的牙齒除了齲齒、蛀牙的現象。下面,讓我為大家介紹一些口腔護理小常識。
口腔如何自我護理
1、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要減少吃含糖食物的次數,因為有很多細菌積聚在牙齒及牙齦邊緣,細菌利用糖就會產生酸,侵蝕牙齒,引起齲齒。
2、建立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要時刻保持口腔衛生清潔,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做到飯后漱口,早晚刷牙,定期更換牙刷,使用牙線徹底清除牙縫中的食物殘渣。
3、正確的刷牙角度和動作
將牙刷傾斜45度,壓于牙面與牙齦之間,刷毛盡量進入齦溝和牙縫間,然后順著牙縫豎刷并輕輕旋轉刷頭,用力不要過大,按順序每個牙齒都要刷到,每次刷三分鐘。
4、刷牙齒的外側
用正確的刷牙動作配合適當的角度清潔上下牙齒的外側,上牙從上往下刷,下牙從下往上刷,每個都位可重復刷6-8次。
5、刷牙齒的內側
刷牙齒的內側時,仍按照順著牙縫豎刷并輕輕旋轉的原則進行,不要只重視刷牙齒的外側,不重視牙齒內側的清潔。
6、刷牙齒的咀嚼面
用適當的力量,按前后方向刷上下牙齒的咀嚼面。
口腔護理需走出的六大誤區
誤區1:人人都愛去洗牙
牙結石是造成牙周病的主要因素,而“洗牙”是去除牙結石的重要方法之一。
專家指出,經研究1克牙結石中含有大約1百億個細菌微生物,在牙周病的預防和治療中清潔牙周的牙結石等則是首選方案之一。不過,專家強調,洗牙并非人人必需。根據臨床觀察,由于每個人的飲食習慣、衛生保健習慣不同,口腔健康狀況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即便同一個人,牙結石的沉積情況也不能單純用固定的時間周期來判定。專家舉例,臨床上經常見到有的人幾年不洗牙,牙周很干凈,有的人剛剛洗牙半年左右,牙周就又有大量結石軟垢沉積,所以說并不是所有人都必須要在固定的時間周期內洗牙,即所謂的“定期洗牙”。
不過,專家強調,定期到有資質的正規口腔醫療機構進行牙齒健康檢查還是非常必要的,由口腔專業醫生根據牙周健康狀況來決定是否有必要進行洗牙,同時還能早期發現是否有沒有癥狀的蛀牙,進行早期治療。因此,提倡定期進行口腔檢查,而不要單純強調“定期洗牙”,以避免把口腔健康保健的概念引入誤區。
誤區2:能不拔牙堅決不拔
專家指出,牙齒出現問題,盡早盡可能的治療和保留牙齒是基本原則,但是,有些人在牙周病呈進行性破壞達到拔牙適應證的情況下,仍堅持保留牙齒是不利于牙周口腔健康的,盡早拔牙反而有利于口腔健康的恢復。
專家指出,有的牙周病患者牙周袋比較深,特別是糖尿病人,在經過多次牙周治療,仍然不能控制牙周癥狀,出現明顯松動時,建議盡早拔除符合拔牙適應證的牙齒,避免牙周袋進一步加深,牙槽脊(即通常所說的“牙床子”)出現嚴重吸收,這種情況下牙周袋內不易清潔,造成的炎癥很容易形成惡性循環,促使牙槽脊大量吸收,牙槽脊高度會越來越低,將來會影響到總義齒(就是常說的“全口假牙”)的固位效果。
專家提醒有上述問題的患者,出現問題牙齒符合拔牙適應證時就要盡早拔牙,如果該拔的牙不拔也會造成口腔病灶,該拔的牙不拔不僅使口腔衛生惡化還會引發其他疾病,如除呼吸道以及胃腸道疾病外國外研究還發現心臟病與牙周病具有相關性,所以拔牙也是保證口腔健康的治療手段之一。
誤區3:漱口水代替刷牙
口腔疾病的高發和不正確的牙齒護理清潔習慣有很大關系。專家指出,現在很多人喜歡常用漱口水代替牙膏來清潔口腔,其實單純使用漱口水只能去除浮在牙齒表面的食物殘渣,而一些在隱蔽部位例如牙縫里的食物殘渣和沉積物則不易被清除掉,因此千萬不能用漱口水代替刷牙。
有些人認為使用口腔清潔漱口水就能使口腔清潔了,其實漱口水雖然具有抑菌殺菌功能,但是若沒有先把牙齒刷干凈就用漱口水,那么漱口水防蛀牙的效果就非常有限了,殘留于牙間隙和牙齦溝或者牙周袋內的細菌仍然會迅速繁殖。研究證明,一個細菌每3小時就可以繁殖一代。
此外,有些漱口水里含有的藥物成分比牙膏里的藥物成分還要高,常用漱口水可能導致口腔菌群失調,從而引發更多口腔疾病的發生。另外,有些漱口水可以使牙齒、舌苔著色,甚至可以引起可恢復性味覺消失。
因此,專家建議,牙周病人應在口腔專業醫生指導下有針對性地使用治療性漱口水。此外,保健性漱口水也不要長期使用,在每次使用漱口水后要用清水再漱口,避免藥物殘留。
誤區4:常用藥物牙膏效果佳
如今市場上有很多價格不菲的藥物牙膏,稱添加了藥物成分可以起到預防口腔疾病的作用,因此很多人認為長期使用這些牙膏可以起到預防保健的作用。
專家指出,盡管藥物牙膏里的藥物成分低于漱口水,但長期使用,同樣會造成菌群失調。此外,含鈣的牙膏也未必好,過度使用含鈣牙膏還可能增加口腔中鈣離子的濃度,唾液中的鈣鎂離子濃度增高是促成牙結石生成的主要要素之一。
此外在牙膏的選擇上,醫生建議人們盡量選擇小管牙膏,而且即使是一家人最好也分開用牙膏。牙根面比較敏感的人可以選擇脫敏牙膏。為了減少牙膏中含有的鈣、氟劑以及摩擦劑中的化學成分對人的影響,刷牙后一定要用清水仔細漱口。而含鹽牙膏高血壓患者要慎用。
專家強調,如果牙病尚未形成,作為預防,抑或牙病已經治愈為了防止日后復發,在這兩種情況下可應用藥物牙膏。在加強口腔的清潔衛生、減輕炎癥、安撫口腔黏膜組織等方面,藥物牙膏還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但如果牙病已引起了組織的器質性改變,如齲洞、牙髓炎已形成,或由于牙石的刺激,已造成齦緣組織紅腫、充血、糜爛,形成了牙周炎,這時如果不治牙周炎而單純求助于藥物牙膏,是對不了癥的。
誤區5:牙線會加大牙縫
牙線的使用日益普遍,不過很多人擔心牙線會和牙簽一樣,使用久了會加大牙縫。專家指出,牙線線形為扁形,厚度很薄,不會增寬牙縫。在牙線應用越來越普遍的國家,齲齒和牙周炎的發病率是相應呈下降趨勢的。
專家建議,刷牙和使用牙線不能相互替代,而是互相補充的。因此每天餐后最好拿出1分鐘時間來使用牙線來清除牙縫。而正確使用牙簽也不會導致牙縫變大,如果牙周炎已經造成牙縫變大,是可以選擇型號適當的牙簽清潔菌斑的。如患有牙周病而引致牙齦萎縮,牙根與牙齦之間會形成較寬的罅隙,這種情況下可選擇使用牙縫刷代替牙線。
此外,牙線多用尼龍、滌綸或絲線制成,口腔科專用線一般涂有蠟,有些還涂有芳香劑和氟化物。不過,牙線不宜太粗或太細,用以剔除牙刷不易刷到的牙縫中的食物殘屑和牙面上的軟垢。使用牙線后要漱口,以去除遺留下來的菌斑和食物殘渣。
誤區6:刮舌苔有益健康
有人認為口腔內很多細菌殘留在舌苔上不利口腔健康,因此市面上一些刮舌苔的產品也越來越多。
專家指出,舌苔是不可以隨便刮的,并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在刷牙時清潔舌苔,只是一小部分人舌苔變厚發膩,細菌等微生物容易殘留,容易造成口腔異味的人應該刷舌苔,而其他人只要好好刷牙、漱口就可以了。
此外,舌診是中醫診斷的重要依據,就診前刮舌會影響中醫診斷病情。經常用力刮舌苔,還會刺激味蕾,損傷舌乳頭,造成舌背部麻木,味覺減退、食欲下降,進而影響身體健康。如果有必要刷舌苔的話,可以用刷毛刷或刮舌板清洗舌面,但一定不能太用力。也可以用鹽水和漱口水漱口,或是使用沖牙器來沖洗舌背。切記不能用硬板類、銳利的東西使勁刮舌苔。
(責任編輯:歐家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多處口腔潰瘍能否使用華素片
2024-10-24右側下智齒反復疼痛伴嗓子疼怎么辦
2024-10-24反復口腔潰瘍一年且近期眼疲勞,如何治
2024-10-24牙槽中間有黑點導致的牙痛如何處理
2024-10-24四環素、強的松、保太松、安乃進配一起
2024-10-24四環素和多西環素是中成藥嗎?老人使用
2024-10-24吃東西咬到嘴就長口瘡,舌頭也長,為何
2024-10-24含氟牙膏的抗齲齒效果究竟怎么樣?
2024-10-24
熱門文章
長智牙引發牙齦腫痛,如何應對?
2024-10-24口瘡反復發作?這些療法幫你快速緩解
2024-10-17刷牙只是清潔了一半的口腔,你知道還需刷舌苔么?
2024-10-11牙不好全身遭殃!從0歲到60歲的“護牙指南”,一篇給你講全!
2024-09-23口角炎,不是上火那么簡單
2024-09-18什么是前牙深覆蓋?
2024-09-09智慧牙是什么?專業解析與處理建議
2024-09-02為什么月經不能拔牙?專業解讀與三大理由
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