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源性膀胱的病因介紹
正常的排尿活動由脊髓反射中樞及交感、副交感、體神經共同參與,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樞神經系統或周圍神經受到損害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礙稱為神經源性膀胱。 神經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礙是一類由神經病變或損害引起的膀胱和(或)尿道的功能障礙性疾病,常同時伴有膀胱尿道功能的協調性失常。神經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礙產生復雜的排尿癥狀,排尿不暢或尿潴留是其中最常見的癥狀之一。
誘發神經源性膀胱的病因
1、脊髓或顱腦損傷。
2、中樞神經手術或廣泛盆腔手術 如直腸癌根治術、子宮癌根治術、盆腔淋巴結清除術等。
3、先天性疾病 如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骶骨畸形、骶骨發育不良等。
4、藥物作用 對交感、副交感神經功能有影響的藥物,如普魯本辛、阿托品、酒、尼石丁以及用于降血壓、脫敏、抗組織胺等藥物均可影響排尿中樞神經。
5、某些疾病 糖尿病、梅毒、震顫性麻痹癥、脊髓癥質炎、腦炎、中風、脊髓炎等。
6、原因不明。
神經源性膀胱分類的方法很多,過去常用的分類方法為Bors分類法,分類下列5類:
1、上運動神經元病變 病變在脊髓中樞(S2~S4)以上,包括感覺支和運動支。
2、下運動神經元病變 病變位于脊髓中樞(S2~S4)或中樞以下的周圍神經,包括感覺支與運動支。
3、原發性運動神經元病變 病變只限于運動支,感覺支無病變,如脊髓灰質炎。
4、原發生感覺神經元病變 病變只限于感覺支。運動神經元病變,如糖尿病及脊髓癆引起的神經源性膀胱。
5、“混合”病變 有關排尿的自主運動神經元病變(副交感神經)與體運動神經元病變不在同一水平,其中一個在上運動神經元,另一個在下運動神經元,或一個有病變另一個無病變。
這種分類方法雖較詳盡,但太復雜,對治療方法的選擇缺乏指導意義。近年來國際上依膀胱充盈時逼尿肌有否無抑制性收縮分成二類:
1、逼尿肌反射亢進 逼尿肌對刺激的反應有反射亢進現象,在測量膀胱內壓時出現無抑制性收縮。可伴或不伴尿道括約肌的功能障礙。
2、逼尿肌無反射 這一類神經源性膀胱的逼尿肌對刺激無反射或反射減退。在測量膀胱內壓時不出現無抑制性收縮。可伴或不伴尿道括約肌的功能障礙。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男寶膠囊能否治療早泄及如何快速見效?
2024-10-24治療隱睪選擇哪家醫院好
2024-10-24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用普適泰片效果如何?
2024-10-24前列舒樂膠囊應在飯后服用嗎?需幾個療
2024-10-24腎寶片對陽痿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4在個舊市如何選擇治療早泄的醫院?
2024-10-24
熱門文章
初次備育男性精液質量在下降 收好這份養“精”攻略
2024-10-28男性培養良好運動習慣 提升整體健康水平
2024-10-28男性健康日,專家呼吁“共病共治”提升男性整體健康水平
2024-10-28陰莖勃起不夠硬之后很快疲軟怎么辦
2024-10-22陰莖太大怎么辦?專業醫生為你解答
2024-10-21前列腺炎的中藥治療:傳統醫學的智慧與實踐
2024-10-17男性陰莖勃起多長時間是正常的?
2024-10-15吃什么食物,對前列腺炎的康復有好處 ?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