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睪炎是男性不育罪魁禍首
相對前列腺炎而言,附睪炎的“知名度”要低很多,但附睪炎對精子的殺傷力,比前列腺疾病要大得多。據專家介紹,臨床發現,很多男性不育患者都與附睪炎密切相關。
附睪炎是男性不育罪魁禍首
1、切斷精子的給養:附睪由十多條睪丸輸出小管在睪丸的后上部匯集而成,然后向后下方蟠曲至睪丸下極。它是一條細長的小管道,對精子具有至關重要的“養育之恩”,是精子名副其實的“養母”。精子在“生母”睪丸腹中(精曲小管內)生成后,生命力還不如新生兒,不僅不能跑,連動都不能動,只能躺在睪丸產生的睪丸液中隨波逐流,來到“養母”附睪的懷抱。經過附睪兩周左右的精心培育,精子才完全發育成熟,渾身充滿運動能力、識別愛侶卵子透明帶的能力及與卵子結合完成受精的能力。精子在踏上求愛之路以前,主要還是待在附睪尾部舒適的安樂窩里養精蓄銳。
如果附睪不幸感染了致病微生物,發生炎癥,令管腔充血水腫,其養育精子的能力自然降低,甚至處于怠工狀態。附睪分泌的各種營養精子的物質均會明顯減少,使精子應在附睪獲得的各種能力明顯減弱,最終導致排出精液中不能活動的精子或死精子比率明顯增高。即使是能活動的精子,其活動能力也減弱,從而引發弱精子癥或死精子癥。
2、降低精子的活動能力:附睪被病原體感染后,有的病原體(如大腸桿菌)可直接對附睪管中的精子造成損害,抑制精子的活動度或使精子發生凝集,以降低其活動能力;有的病原體(如支原體、衣原體)則吸附于精子表面,使其活動力降低甚至喪失。病原體產生的毒素也會毒殺生性脆弱的精子,使其死亡率大大增加。同時,白細胞、巨噬細胞等機體衛士在消滅病原體時,也可能不分好歹,誤傷或誤殺精子。炎癥反應產生的大量代謝產物,也會毒害精子,或改變精子的生存環境,使精子活動力下降、死精子增多,造成畸形精子率上升、精子數量減少等。
3、堵截精子的行走通道:附睪炎如果是由淋球菌、結核桿菌等病原體感染引起的,不僅會發生炎癥反應而損害精子,而且極易引起附睪管腔的縮小或堵塞,導致近附睪端不完全性或完全性輸精管梗阻。這是一種難以逆轉的附睪炎后遺癥,精子被堵截在附睪管內出不去,只能慢慢困死或任由宰殺,從而造成梗阻性少精子癥或無精子癥。
4、畫地為牢困住精子:附睪炎還是導致男子體內形成抗精子抗體的重要原因。當附睪發生炎癥時,身體的自衛系統就會立即行動,白細胞、淋巴細胞等免疫細胞和體液免疫物質進入發炎的附睪管內,對病原體產生免疫反應,形成對抗病原體的抗體,而這種抗體也能與精子表面的抗原物質發生反應。同時,免疫細胞對機體自身組織的識別能力明顯下降,直接與精子表面或精漿中的抗原物質發生免疫反應,形成抗精子抗體。
抗精子抗體形成后,混在精液中,緊追精子不放,或將精子團團圍住,或干脆牢牢吸附在精子表面,使精子無處躲藏。這樣一來,精子的活動能力顯著下降,或數個、數十個地凝集成團,影響精子的前向運動。同時,抗體也可進入血液循環,對生殖器官的功能產生更大范圍的不良影響。若抗精子抗體發生的免疫反應作用于睪丸組織,則能形成特殊的破壞作用,使睪丸的生精功能發生異常,出現生精障礙性無精子癥。
由此可見,附睪炎對精子的損害是嚴重的、多方面的。處于性活躍期的病人,或有不潔性生活史、多個性伴侶的病人,引起附睪發炎的主要病原體是淋球菌、沙眼衣原體和解脲支原體,或附睪炎繼發于淋菌性尿道炎和非淋菌性尿道炎。少年兒童和年齡較大的病人,多由大腸桿菌、變形桿菌、葡萄球菌等尿道常見病原體引起。另外,全身其他系統的感染性疾病,也可經血液循環傳入附睪引起感染。
專家指出,要想避免附睪炎對精子的損傷,長久維護生殖健康,最有效的措施是杜絕不潔性行為,避免無保護的性行為,并注意外生殖器官的清潔衛生。如果發生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精囊腺炎等泌尿生殖器官的炎癥,應及時進行有效治療,以免累及附睪。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腎虛陽痿可用哪些藥緩解,見效快的藥有
2024-10-22早泄和陰莖短小的有效治療藥物有哪些?
2024-10-22男友龜頭包皮內又疼又癢但無紅腫是何因
2024-10-22睪丸陰莖痿縮,何處能購丙酸睪丸酮
2024-10-22陰莖瘙癢難耐,撓破了怎么辦?
2024-10-22長期手淫致早泄,兩三分鐘結束,如何治
2024-10-22夜里夢到摸女人下面就會射精是怎么回事
2024-10-22包皮過長是否一定需要手術?
2024-10-22
熱門文章
陰莖勃起不夠硬之后很快疲軟怎么辦
2024-10-22陰莖太大怎么辦?專業醫生為你解答
2024-10-21前列腺炎的中藥治療:傳統醫學的智慧與實踐
2024-10-17男性陰莖勃起多長時間是正常的?
2024-10-15吃什么食物,對前列腺炎的康復有好處 ?
2024-10-14前列腺炎有什么癥狀?看看你中了幾條
2024-10-12前列腺炎吃什么藥物治療?專業解讀與用藥指南
2024-10-12前列腺炎患者能否抽煙?詳解抽煙對前列腺炎的影響
202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