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6月12日,是端午假期的第一天。對于在荔灣封閉區執行轉運病人的急診人曹億醫生、袁德浩護士來說,這一天的記憶,就是出車6趟,穿脫防護服12次。“如果粽子有味道,那一定是消毒水的味道。”曹億醫生打趣說。
6月4日下午3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派出6人急診醫療隊及隨車醫療設備進駐封閉區,協助荔灣區人民醫院急診科開展患者轉運、緊急救治等工作。隊伍中包括2位醫生吳浩、曹億,2位護士袁德浩、楊少豪和2位司機黃國輝、胡禹浩。這是一次出車后暫不確定歸期的工作任務。與該院目前已經派出的64批次、1902人次應急核酸采樣醫療隊不同,6人急診醫療隊每天結束支援任務后,必須回到指定地點,不能回家。他們全時、全職駐扎支援封閉區醫院,與星辰為伴,與日月同輝。
據悉,6月13日,醫院將再增派一支6人急診醫療隊及救護車支援荔灣封閉區,隊伍中同樣包括2名醫生、2名護士和2位司機。同時,再派兩位血透室護士、抽調3臺CRRT支援荔灣封閉區醫院醫療工作。
6月4日下午6人急診醫療隊出發支援荔灣
戰!
為滿足荔灣區封閉區居民的基本醫療需求,受廣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醫療防治組指派,6月4日下午3點,我院組建6人急診醫療隊及隨車醫療設備進駐荔灣區人民醫院,支援急診科,隨時接受120的院前急救任務。吳浩醫生、楊少豪護士、黃國輝司機為一組,曹億醫生、袁德浩護士、胡禹浩司機為一組,他們每組輪流負責24小時的負壓救護車120轉運病人任務,多次深入到疫情最嚴重的封閉區轉運、救治患者。
若有戰,召必應。當看到支援封閉區的通知時,作為黨員的吳浩、曹億醫生沒有絲毫猶豫,率先請戰,楊少豪、袁德浩護士自愿請纓,報名加入封閉區醫療支援工作,勇毅逆行。每一次出車,都需要穿、脫防護服,平均出車來回1個多小時,返院后負責救護車車輛全面消毒0.5-1小時。至12日,已出車57次,平均下來,每天出車多達7、8趟。
出發時,同為醫院急診護士的女友陳雯琳叮囑袁德浩護士注意做好防護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急診科6名醫護及司機進駐荔灣區人民醫院急診科
險!
對急診來說,時間就是生命。因為身處高風險地區,接診的病人都存在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每次接診轉運一個患者,都需要重新穿脫防護服。與平時相比,穿防護服后再出車需要多花費5、6分鐘。經過無數次的培訓和實戰演練,吳浩、曹億等醫護和司機班組,已經是高度熟悉“全副武裝作戰”,防護服、防護鏡、頭套、口罩,火速換裝,防護一到位,迅速上車出發,全力奔向電話那頭的等候者。
6月10日早上,曹億醫生、袁德浩護士剛接班,就接到120的出車任務,患者嘔血、肝硬化,病情危重。120救護車飛速奔馳目的地,停在了一棟老舊的居民樓前。這是一棟沒有電梯的樓梯樓。患者的家位于9樓。來不及多想,曹億醫生、袁德浩護士穿著密封的防護服,徑直爬上了樓梯,上樓的步伐從來沒這么緊急過,走到了6樓他們兩個已經開始感覺呼吸困難,大口喘氣。
到達9樓現場后,他們發現患者全身皮膚黃染,不到2小時嘔吐了4次鮮血伴血塊,袁德浩護士“快、穩、準”,馬上測生命體征的同時建立靜脈通道,曹億醫生向家屬了解病情,初步診斷為上消化道大出血,同時聯系120指揮中心,根據病情為患者找到適合的具有較好診治條件的醫院。隨后,連同擔架員從9樓將患者抬下,搬運到救護車上,為患者吸氧、進行心電血氧監測,爭分奪秒“搶時間”,為患者繼續有效治療盡量提供更好的保障,一路護送患者順利轉院。
曹億醫生、袁德浩、胡禹浩司機轉運兇險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
暖!
在封閉區轉運病人,每一次出車,都是一段非凡的經歷。最近一次印象深刻的經歷,源于一名患者把家屬“罵”回家。
6月9日,吳浩醫生、楊少豪護士、黃國輝司機當值。中午一點半,正是高溫炎熱的時候,他們收到了120急救中心指令,前往白鶴洞中海花灣接診一位50歲男性胸悶患者。此刻的廣州室外溫度33-35攝氏度,短短幾分鐘,就已經讓身著防護的他們汗流浹背。抵達現場后,吳浩醫生、楊少豪護士迅速測量了患者的生命體征及心電圖,排除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由于患者及家屬皆是黃碼,卻未有72小時內的核酸結果。與急救中心輾轉多次溝通后都無法解決患者的轉歸,最后在疾控小組的指引下,吳浩醫生、楊少豪護士將患者送至指定醫院的發熱門診進一步治療。完成這次任務時,已經是15點40分。雖然轉運過程比較曲折,但是患者始終很配合醫護的工作。而讓人異常疑惑的是,卻是患者對家屬脾氣暴躁,態度生硬,始終不愿讓家屬跟隨,堅持把家屬“罵”回家。吳浩醫生完成轉運任務后回憶起這段特殊的經歷,意味深長地表示,其實,這是患者怕家屬一起到醫院增加感染病毒的風險,這大概就是廣州人“特有的”溫柔。
“特殊時期,很多人其實不愿撥打120,怕自己添亂。見過好幾位患者,有意外擦傷的,自己處理不了最后才呼叫120;有老年慢性病患者沒有藥了,又犯病了,頭暈堅持不住了最后才呼叫120。每次見到他們耐心等待、配合轉運,還不忘向我們道聲‘謝謝’的時候,心里真的很暖,自己即使辛苦點,一切都值得!” 楊少豪護士表示。
黃國輝、胡禹浩從事120救護車司機分別已經有4年、8年,平時在醫院,每次出車都像打沖鋒一樣,工作強度和風險無時不在,每年超3萬公里的生死救援,就是一名120急救司機經年累月、周而復始的職業節奏。這一次,他們自愿到封閉區轉運病人,不分晝夜,時刻待命,與逸仙急診醫護一起,用他們責任和堅守,保證了“生命通道”的暢通。
吳浩醫生、楊少豪護士、黃國輝司機到高風險地區轉運病人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朱利祺 通訊員:張陽 黃睿)
文章關鍵詞:
“所有人員即刻做好防護,馬上有一位高處墜落的患者要送進來!”6月7日9時許,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以下簡稱廣中醫三院)急診科主任李……詳細>>
一哭鬧,甚至動一下就會立刻變成“紫娃娃”;發育緩慢,相比同齡孩子袖珍許多。更可怕的是,隨時都有生命危險。10歲的小華(化名)身高只有11……詳細>>
9月19日下午,由家庭醫生在線、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聯合主辦的“2021-2022年度中國家庭常備健康產品上榜品牌(中國家庭常備藥上榜品牌……詳細>>
2021年2月19日,君實生物(1877.HK,688180.SH)宣布,由公司自主研發的抗PD-1單抗藥物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拓益)獲……詳細>>
近日,在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的骨科手術室,戴著3D眼鏡的主刀醫生們一邊盯著4K高清屏幕,一邊聚精會神地操作手術……別誤會,他們不是在玩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