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7月18日18時至21日0時,河南鄭州出現罕見持續強降水天氣過程,全市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累積平均降水量449毫米。73站(占比約38%)累積降水量超過500毫米,最大新密白寨875毫米,鄭州市的鄭州、登封、新密、滎陽、鞏義五站日降水量超過有氣象記錄以來極值。
20日16-17時鄭州本站降雨量達201.9毫米,超過我國陸地小時降雨量極值。鄭州市多個國家級氣象觀測站日降雨量突破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極值。受強降雨影響,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郭家咀水庫水位快速上漲。當地已提前轉移水庫下游群眾。根據《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有關規定,國家防總決定于7月21日3時將防汛Ⅲ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
由于遭遇罕見持續強降雨,鄭州市常莊水庫、郭家咀水庫及賈魯河等多處工程出現險情,鄭州市區出現嚴重內澇,造成鄭州市鐵路、公路及民航交通受到嚴重影響。目前,已轉移避險約10萬人,洪災已造成鄭州市區12人死亡。
暴雨洪災后常見傳染病及預防
暴雨、洪澇災害過后,由于天氣潮濕,細菌易滋生,另外水源易遭到污染,食物容易變質,各類傳染病極易傳播,因此要充分做好預防工作。
在應急救災方面,中醫藥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漢有《肘后救卒方》,唐有《千金備急方》,明有《救荒本草》。實踐證明,中醫藥在防治災后疾病方面具有簡便、速效、經濟、無污染等特點,特別是許多易行、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值得大力宣傳、推廣和使用。
一.皮膚病
洪災可能造成多種疾病爆發流行,如胃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和各種皮膚病等,其中皮膚病占各種疾病的50%以上。常見的皮膚病有真菌感染性皮膚病、變態反應性皮膚病和細菌感染性皮膚病等。
1.濕瘡
濕瘡是一種具有滲出傾向的瘙癢性皮膚病,其特點是皮疹多形、對稱分布、傾向滲出、劇烈瘙癢、反復發作,相當于現代醫學的濕疹。主癥為發病急,皮損潮紅灼熱,瘙癢無休,滲液流汁。伴身熱,心煩口渴,大便干,尿短赤。舌質紅苔薄白或黃,脈弦滑或數。
治法:清熱除濕。
常用中成藥:龍膽瀉肝丸、皮膚病血毒丸等。
2.腳濕氣
腳濕氣是由真菌侵入足部表皮所引起。通常發生于兩側足底及趾間。相當于現代醫學的足癬。一般不需內服藥,以局部治療為主。
(1)水皰型
蒼膚洗劑:蒼耳子15g、地膚子15g、土槿皮15g、蛇床子15g、苦參15g、百部15g、枯礬6g。制法:共碾成粗末備用。用法:取藥1包,用布袋包好,加水3000ml,煮沸20分鐘后待溫浸泡,或濕敷患處。每日1-2次,每次10-20分鐘。
(2)浸漬型
馬齒莧水劑:馬齒莧30g,水1000ml。制法:煮沸20分鐘,濾過冷卻后備用。用法:濕敷、外洗,每日1-2次,每次20分鐘。
預防及注意事項
注意個人衛生,保持手足干燥。患者的鞋子要經常換,避免不良理化因素的刺激。在公共場所更要注意避免皮膚癬菌的傳染。
二、防疾防疫
災后藥品短缺,受災群眾可就地取材,采取中草藥進行防疾防疫。例如,艾草空氣消毒、食醋消毒、大蒜防痢、綠豆解暑解毒、魚腥草降火、川花椒治皮膚之疥癬等。
特別值得推薦的是,采用艾草消毒驅蟲防疫法。熏燃艾草之空氣消毒法,已被證實具有良好的效果。艾草防疫無毒、無污染、無刺激,其氣味芬芳不僅可驅除穢氣、蚊蟲,而且可安撫鎮痛起到抗抑郁作用。
三、胃腸疾病(急性腸胃炎)
急性胃腸炎是胃腸黏膜的急性炎癥,臨床表現主要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本病常見于夏秋季,其發生多由于飲食不當,暴飲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餿、穢濁不潔的食物。
1、基本方藥
葛根芩連湯。方藥組成:葛根15g,黃連9g,甘草6g,黃芩9g。顆粒劑或中藥飲片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服用。
2、中成藥
藿香正氣水(膠囊)、黃連素片、葛根芩連片等。
四、暑濕感冒
臨床上主要表現:身熱、微惡風,汗少,肢體酸重或疼痛,頭昏重脹痛,鼻流濁涕,心煩口渴,渴不多飲,胸悶惡心,小便短黃。舌苔薄黃而膩,脈濡而數。
1、基本方藥新加香薷飲。(方藥組成:香薷、厚樸各10克,金銀花、連翹、鮮扁豆花各15克。)
2、中成藥藿香正氣丸(膠囊)、人丹、六一散、甘露消毒丹等。
五、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
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是受災群眾與救援人員中的多發病、高發病。包括挫傷、肌肉拉傷、關節韌帶拉傷、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肩周炎、骨關節炎、滑囊炎、肌腰腿鞘炎等。
按照中醫理論,軟組織損傷多屬經絡之絡傷,當用左病治右,右病治左之法。具體來說,以平補平瀉手法,刺激患者患側對稱點之健側穴位,同時在針刺時囑病人輕輕活動患側肢體。一次治療半小時,一天一次。
例如,左足踝關節扭傷,可針刺右足踝關節對稱穴位;右腰損傷可針刺左腰對稱點穴位;雙側腰傷可刺頭面部人中穴;雙肘關節傷可刺雙膝關節對稱穴位。
六、調氣解郁
入夏以后至出伏前,中醫防病、治病當以涼肝清心,滋補肺脾為主。可用綠豆、蓮心、綠茶、大青葉、板蘭根、生甘草、百合、山藥等清火。當出現肝郁脾虛所致的郁悶不舒、胸脅脹痛、頭暈目眩、食欲減退、月經不調時也可遵醫囑,服用逍遙丸。
七、淋雨如何防感冒
中醫指出,生姜味辛性溫,長于發散風寒、化痰止咳,又能溫中止嘔、解毒,臨床上常用于治療外感風寒及胃寒嘔逆等證。
姜茶原料:開水250克,紅糖30克,姜25克,茶葉少許。
制作方法:將姜剁成姜末,放入茶壺中,再放入開水和紅糖。燜5分鐘左右再飲用。
功效:用姜制茶,可發汗解表,溫肺止咳,對流感、傷寒、咳嗽等療效顯。飯后飲用,有發汗解表、溫肺止咳的功效,有利于治療流感、傷寒、咳嗽。
八、注意飲水衛生
1、如何對缸水、井水進行消毒?
缸水:靜置沉淀1小時,用以下方法之一進行消毒:①煮沸5-10分鐘。②漂白精片消毒法:清潔水100公斤加漂白精片1片,混勻靜置30分鐘即可。
井水:用500毫升的礦泉水瓶或竹筒裝入半瓶(筒)漂白粉,在容器上面或旁邊均勻鉆4-6個小孔,孔的直徑0.2-0.5厘米。將簡易消毒器口扎緊置于井水,用浮筒懸在水中。一次加藥后消毒可維持3至5天左右。
2、如何處理渾濁水?
對于渾濁水,取水裝入缸(桶)中,可選用明礬、硫酸鋁、三氯化鐵、堿式氯化鋁等混凝劑,按要求比例加入水中,充分攪勻,將水中的泥沙或有機物混凝,靜置沉淀約1小時取出上面澄清液倒入另外缸(桶)進行消毒才能飲用。
3、飲水建議
對于水災地區來說,應飲用純凈水、礦泉水、瓶裝水、開水。不提倡喝生水,因為生水可能含有大量致病微生物,飲用后容易導致腹瀉等疾病。
(責任編輯:黃日金 通訊員:王劍 李鎵洧)
炎炎夏日氣溫較高且濕度大,特別是南方地區正遭遇梅雨季節,高溫潮濕環境會使得大量致病菌繁殖。再加上皮膚長期暴露在外,出汗較多和蚊蟲叮咬,所……詳細>>
在2022年國際罕見病日到來之際,國內罕見皮膚病領域患者公益組織——“銀杏罕見皮膚病(GPP)關愛中心”正式在滬成立。這是我國首個為泛發……詳細>>
周末,武漢大學霍亂疫情的輿論在微博上發酵。先是9日有消息稱,武漢大學工學部宿舍疑似發現一例霍亂,并且全棟學生都進行了統一肛拭子檢測。稍后……詳細>>
11月23日,廣州市皮膚病防治所住院病房啟用儀式正式舉行,并同期召開了廣州醫科大學皮膚性病學研究生論壇及省級繼教項目難治性皮膚性病診療新……詳細>>
7月18日18時至21日0時,河南鄭州出現罕見持續強降水天氣過程,全市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累積平均降水量449毫米。73站(占比約38……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