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今年是廣東援外醫療50周年。作為執行國家、廣東省醫療援外工作的醫療單位之一,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廣東省中醫院)從1958年陳全新教授被國家衛生部委派參加赴也門王國的中國醫療專家組開始,根據上級部門援外醫療工作的統一安排,先后向也門王國、科摩羅、塞舌爾、赤道幾內亞、加納、文萊、緬甸、馬來西亞派出專家支援所在國醫療衛生事業,為當地居民和華僑華人的健康事業作出積極貢獻。
11月10日,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廣東省中醫院)舉行第九批援加納中國(廣東)醫療隊事跡報告會,講述醫療隊歷時390天的援外故事。廣東省總工會副主席謝炳生,廣東省中醫藥局副局長柯忠,廣州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張建華,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省志愿者行動指導中心(省希望工程服務中心)主任庾月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對外合作服務中心副主任鄭彩羨,番禺區衛生健康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盧敏健,番禺區何賢紀念醫院黨委書記鄧忭明,番禺區中心醫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陳漢威,廣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院長陳達燦、黨委書記翟理祥,以及省總工會、團省委、廣州中醫藥大學的相關部門負責人、廣東省中醫院院領導參加了事跡報告會。活動由廣東經視頻道主持人宋鵬主持。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對援外醫療工作的統一部署,受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委派,由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廣東省中醫院)承建,廣州市番禺區中心醫院、廣州市番禺區何賢紀念醫院參與的第九批援加納中國(廣東)醫療隊11人,自2019年12月28日出發,歷時390天,跨越一萬兩千公里,秉承著“不畏艱苦、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中國醫療隊精神,在非洲加納,克服重重困難,出色完成醫療援助任務。
醫療隊隊長、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麻醉科主任石永勇分享到:2020年初,醫療隊剛到達加納不久,就遭遇當地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對突如其來的新情況,醫療隊在各級領導的指導下,沉著應對,迅速響應。隊員們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積極協助中國駐加大使館做好海外華人華僑疫情防控工作,協助籌備、運營加納“華人之家”,為不具備隔離條件的華人同胞提供免費吃住和治療,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借鑒國內抗疫的成功經驗,特別是廣東省中醫院援鄂醫療隊的實戰經驗和做法,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適用于當地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得到中國駐加大使館的全面推廣;通過制作宣傳單張、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科普講座、走進中資企業等形式,向華人華僑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的普及、培訓,為有需要的同胞送醫送藥;攜手中加友好醫院當地的醫務人員,在醫療救治、院內感染防控、防控知識培訓、防護物資捐贈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積極傳播中醫藥文化,通過針灸、雷火灸等中醫特色療法、適宜技術,彰顯中醫藥在防治疾病方面的獨特作用,不僅得到患者的點贊,還為當地培養了一批喜愛并能熟練運用中醫適宜技術的人才,在非洲大地播撒下中醫藥的種子。
390天里,醫療隊為當地提供診療服務7489人次,為在加華人同胞提供診療服務2923人次,完成手術193例,搶救危重患者24人次,培訓當地醫務人員21次,接診近300名新冠肺炎患者(包括5名重癥患者)。成為第一支由加納政府和中國駐加納大使館分別頒發獎狀的援加納醫療隊,首次被駐加納使館給國家衛生健委和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發函通報表揚的醫療隊,首次被使館授予“優秀領事協助志愿者單位”的醫療隊,首次被加納華僑華人社團聯合總會、中加貿易商會、加納粵港澳大灣區商會等多個社團頒發感謝狀的醫療隊。榮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狀。
390天里,點點滴滴歷歷在目,醫療隊隊員也和大家分享了一些不為人知的感動故事:
醫療隊隊員、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飯堂中級廚師李育負責隊員們的一日三餐,因為疫情的原因,在食材緊缺的條件下,他想盡辦法、變著花樣為隊員們烹制最愛吃的菜肴,盡可能滿足來自不同地方的隊友們的胃口,緩解大家的鄉愁,做好后勤保障服務。
醫療隊隊員、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急診科主管護師劉晨柳負責醫療隊的翻譯工作。出發前她告訴7歲的兒子,“媽媽要去非洲工作一年,幫助當地的小朋友和他們的爸爸媽媽,讓他們也能健康、快樂的生活。”沒想到,小家伙通過日記記錄了下來。2020年除夕那天,母子視頻通話,孩子的一句“媽媽,你不是說一年后就回來了嗎?現在是2021年了呀”讓劉晨柳頓時心中一酸。有些思念,不分年齡,深藏心間。
醫療隊隊員、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神經科副主任醫師王榮飛,除了正常的醫療工作外,還是醫療隊的兼職司機和設備維修工。一次,隊友因一臺急診手術必須留下來加班。當王榮飛將其他隊友送回駐地,再次返程到中加友好醫院接加班的隊友時,途中驚險的一幕發生了:爆胎了!感覺到車輛異常的他冷靜減速,慢慢剎車,平穩地把車停在了路邊。并將這一情況告知醫療隊隊長石永勇。在隊長的幫助下,當地中資企業派出專業維修人員及時趕到,同王榮飛一起換好備用車胎。心中后怕的他在想,萬一爆胎時車完全失控,萬一此時剛好經過交通密集的路段而隊員們也在車上,后果不堪設想。
醫療隊隊員、廣州市番禺區何賢紀念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蔡學寧,不僅僅是小朋友們的健康守護神,還是醫療隊的理發師。兒科俗稱“啞科”,尤其是在語言不通的加納,診療中困難加大。“有一段時間,因搭檔休假,科室只有我一位專科醫生。查房就由我和本地輪科、實習醫生完成。突然而至的壓力甚至讓我有些焦慮。那段時間對我的體力和精神都是一場特別大的考驗,無時無刻不在牽掛著病房里患兒的情況。”生活中,蔡學寧還靠著自己在網上學來的“手藝”,成為受到隊員點贊的理發師。
一臺與當地同事救治危重患者的手術,讓醫療隊隊員、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普外科主治醫師黎旭光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那臺手術后第二天,我被告知同手術臺的一位加納同事確診新冠肺炎,自己和石永勇隊長成為密接者。聽到這個消息,內心一下子沉重起來,壓力特別大。會不會被感染?萬一感染了,其他的隊友也可能因為次密接而增加被感染的風險。”好在因為隊員們平時防護措施到位,經過兩周的居家隔離和三次的核酸檢測,全體隊員核酸陰性。黎旭光還利用隔離期間的時間,查閱文獻,總結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經驗,撰寫發表了與中加友好醫院合作的第一篇SCI文章。隨著加納疫情形勢的嚴峻,醫療隊隊員們始終堅守一線臨床崗位,不言退縮,單外科就完成了105臺手術。
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隊員們在醫療工作中因地制宜,小發明、小創造不斷。“因為眼科檢查必須用到裂隙燈與眼底鏡,需要與病人近距離面對面檢查,相距只有10多公分。由于當地醫院條件有限,我所在的眼科診室空間狹窄,5平方米左右的診室里我和當地醫生兩人同時開診,加上護士、病人、病人家屬,狹小的空間里常常擠滿了人,連轉身的空間都沒有,而當地多數病人和病人家屬防護意識低,口罩佩戴不規范,基本起不到防護作用。”醫療隊隊員、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眼科主治醫師冀杰說。為了保護好自己和當時同事,冀杰利用廢棄的X光片自制了防疫設備——裂隙燈保護擋板,給自己和同事加上一道簡易的防護盾。
傳播中醫藥文化,讓在加華人華僑和當地民眾受益于中醫藥也是此次醫療隊的任務之一。醫療隊隊員、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針灸科主治醫師袁鋒對自己初次給當地人針灸的故事記憶猶新。患者是醫療隊的司機,因為兩次腰扭傷導致嚴重的腰痛,走路嚴重受限。袁鋒為該司機辨證后施針30分鐘,起針后患者覺得腰痛明顯緩解,走路已基本不受影響。這件事很快在當地傳開來,大家都覺得針灸很神奇,來找袁鋒進行中醫治療的人逐漸增多。后來,袁鋒還和隊友們還一起推廣中醫八段錦、雷火灸等中醫養生操、特色療法、適宜技術,廣受好評。
醫療隊隊員、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影像科副主任醫師陳鑫被大家譽為排查新冠肺炎患者的“偵察兵”:加納醫療資源短缺,很多醫院沒有CT,中加友好醫院也只有X光機可用,對于排查新冠肺炎,影像學檢查只能靠拍胸部X光片。對新冠肺炎病灶的顯示和檢出率,X光遠不如CT,對于早期比較淡的磨玻璃病變,難以觀察,這讓陳鑫頓感壓力特別大。得益于廣東省中醫院的人才培養戰略,自己平時不斷學習充電,使他練就了過硬的本領,再加上他工作中認真細致,雖然只能靠算得上是抗疫“步槍”的X光片,陳鑫也及時準確地發出了診斷的報告。
醫療隊隊員、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張睿智說,在加納深深感受到作為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當國內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后,許多在加華人華僑以及華人商會紛紛主動聯系醫療隊,共同籌集防疫物資,運回國內。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祖國有困難的時候,遠在他鄉的華人華僑,心系祖國,守望相助,用赤誠之心構筑起了一道堅強的長城!這種偉大的家國情懷讓人感動淚目!
時任中國駐加納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現任中國駐瑞士聯邦特命全權大使王世廷,中加友好醫院麻醉科主任Joyce Kanor專門發來視頻以示對醫療隊的感謝。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廣東省中醫院)黨委書記翟理祥表示,390天,這是一段榮光的時間。醫療隊在加納執行援外醫療任務,特別是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后,我們沒有一天不牽掛著11名隊員的安康。隊員們舍小家、為國家,克服種種困難,圓滿完成任務的精神,讓人深深感動。《援非日記》記錄著隊員們的心路歷程,有初到加納時的不適,有第一臺手術成功時的喜悅,有得到當地同事和患者肯定時的歡欣,有遇到困難時的低落,也有思鄉時的深情……但更多的是隊員們在醫療隊臨時黨支部的帶領下,團結一心,發揚中國醫療隊精神,展示出中國醫生、廣東醫生的硬核形象。同時感謝國內后方的家屬們,在他們的支持下,隊員們才能沒有后顧之憂,安心開展工作。
廣州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張建華表示,醫療隊隊員們的故事令人感動。隊員們在完成醫療工作的同時,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在日常生活中為戰友們服務。特別是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后,在本就艱苦的條件下,醫療隊歷經新考。但大家不畏艱苦,積極迎戰,加納一線、國內大后方一盤棋,借鑒中國方案,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為當地抗擊疫情作出積極貢獻。這是一支政治素養過硬、專業能力強、團結向上的醫療隊,是廣中醫的驕傲。兩年來,廣州中醫藥大學先后派出兩支援助加納醫療隊,創新性地采用整建制模式,增強醫療隊的綜合戰斗力;同時,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打造了能打勝仗、勇打勝仗的廣中醫援外醫療隊。“整建制”的廣中醫模式,得到國家和省相關部門的點贊,并成為“廣東模式”推廣。
廣東省中醫藥局副局長柯忠指出,廣東省派援外醫療隊已有50年歷史,其中有大量中醫藥人員參與。疫情期間,以廣東省中醫院援外醫療隊為代表的廣東中醫藥界積極加強與海外中醫藥團體的交流,講解中醫藥治療方案,分享中醫藥抗疫經驗,相互扶持,共克時艱,充分展現了我國的大國擔當。中醫藥在援外工作中大有可為。今后,我們繼續通過各種形式,增加援外醫療隊的中醫藥力量,積極發揮中醫藥優勢,使醫療隊工作更能體現中國特色,更適合當地群眾的需要,進一步推進中醫藥向世界傳播,為建設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做出更大貢獻!
廣東省總工會副主席謝炳生為第九批援加納中國(廣東)醫療隊頒發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狀頒獎。
與會領導為隊員們頒發國家衛生健康委授予的援外醫療隊員榮譽證書。
附:第九批援加納中國(廣東)醫療隊名單
石永勇 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麻醉科主任、主任醫師,中國(廣東)第九批援加納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隊長
黎旭光 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外七科 主治醫師
劉晨柳 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急診科主管護師
冀 杰 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眼科主治醫師
陳 鑫 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影像科副主任醫師
張睿智 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醫院心血管科主治醫師
袁 鋒 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針灸科主治醫師
王榮飛 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腦病六科副主任醫師
李 育 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飯堂中級廚師
朱明慧 廣州市番禺區中心醫院產科副主任醫師
蔡學寧 廣州市番禺區何賢紀念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詹遠 通訊員:查冠琳)
文章關鍵詞: 第九批援加納中國(廣東)醫療隊 加納 廣東省中醫院
還未生育,就查出腫瘤,還能擁有自己的孩子嗎?不急,可以進行生育力保護。4月16日,廣東省計劃生育專科醫院(簡稱廣東省計生醫院)舉行“男性……詳細>>
12月4日-6日,第四屆新時代公立醫院建設與發展“珠江論壇”暨首屆全國醫聯體建設工作研討會、第二屆廣東醫聯體建設學術研討會、2020年珠……詳細>>
中國死亡率排第一的是腦卒中(心腦血管疾病),其次是心臟病,第三位就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目前中國有約九千多萬慢阻肺患者,慢阻……詳細>>
廣東省統計局3月31日發布的《2022年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下稱“統計公報”)顯示,202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2656……詳細>>
2019年12月20日,由家庭醫生在線、廣東省科普志愿者協會聯合舉辦的第五屆“羊城好醫生”暨第三屆“南粵好醫生”頒獎典禮在廣州海航威斯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