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最近冷空氣活動頻繁,珠海也“一夜入冬”,晝夜溫差大,很多孩子出現感冒咳嗽等癥狀?!斑M入了秋冬季節,平時肺脾氣虛、正氣不足的孩子就容易被寒邪所傷,反復出現打噴嚏、流鼻涕、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癥狀?!敝嗅t院傳統療法科劉媛媛主任介紹道。
相對于北方干冷的冬天,南方的冬天相對濕冷,防寒是最基本的。首先要保護好孩子身體最關鍵的幾個部位——頸項背部、腹部和足底。此外,劉媛媛主任團隊還介紹了幾種可供寶媽寶爸學習的保健小妙招,用這些不吃藥、不打針的方法,讓孩子健健康康過冬。
1、中藥沐足
感冒初起時,可用小兒防感方:桂枝、艾葉、荊芥、生姜等中草藥,可緩解打噴嚏、鼻塞、流清涕、咽癢咳嗽等風寒感冒癥狀。
此方還可用于冬季預防感冒,通過泡腳發汗,清除身體內外的風、寒、濕邪氣,起到祛風散寒,扶陽解表作用,恢復寶寶正氣。
注意事項:
(1)水溫不宜過高,約38°C-40°C。
(2)一般建議3歲以上孩子。
(3)如果用于感冒治療,可連續使用2-3天;若用于預防,則1周2次。
當然,具體情況還是建議寶媽寶爸攜寶寶到醫院就診,擬定適合孩子的方藥更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小兒推拿
劉媛媛主任還推薦了幾個日常家庭防感小兒推拿手法,每周3-5次,守護寶寶健康。
(1)補脾經
定位:拇指末節螺紋面
操作:家長一手固定小兒拇指,另一手拇指于該穴旋推為補法,120次/分鐘,約3分鐘。
(2)摩腹
定位:腹部。
操作:用整個手掌或四指以肚臍為圓心順時針摩腹,每次約3分鐘。(此法無腹瀉癥狀均可用,若平素易腹瀉,慎用該法,建議就醫,遵醫囑使用)
(3)按揉足三里
定位:外膝眼下2寸,脛骨旁1橫指處
操作:用大拇指或中指指腹按揉,120次/分鐘,約3分鐘。
(4)捏脊
定位:脊柱,大椎穴至長強穴
操作:小兒俯臥,家長用兩手拇指置于脊柱兩側,從龜尾穴向上至大椎穴止,邊推邊以拇指與食、中二指捏拿脊旁皮膚,不松不緊,由下至上,推進與捏拿流利,捏拿3遍后,可行“三捏一提”手法,約5-8遍。
3、藥膳調補
此外,廣東省中醫院許尤佳育兒堂推薦了兩款適合冬季小兒進補的食療方,可供寶媽寶爸參考,用膳食進行調理。
(1)小兒暖冬方
五指毛桃10克、白術10~15克、芡實8~10克、蓮子5克、百合5克、核桃仁1個。
做法:
1. 芡實提前泡3小時,蓮子去心;
2. 將所有材料同放入砂鍋中,加入約500毫升水;
3. 大火燒開,轉小火煮40分鐘,晾溫飲用。
宜忌:
◆ 適用于胃口、睡眠不好、手足涼等癥狀。
◆ 此方不宜與牛奶同食。
◆ 3 歲以上孩子消化好、無病痛時用。
◆ 蠶豆病可以用。
(2)白蘿卜鯽魚湯
材料:
白蘿卜30克、鯽魚50克、豬瘦肉30克、香蔥8克、姜3克、油、鹽適量。
功效:消脂化痰、潤肺止咳、消積化滯
宜忌:
◆ 3歲以上孩子辨證服用。
◆ 蠶豆病可以用。
“掌握這3種方法,可作為當季實用家庭調護,若孩子不適情況較復雜,建議到醫院就診,避免延誤病情。”劉媛媛主任介紹道,目前傳統療法科在小兒外治方面除了上述小兒推拿外,還有貼敷、刮痧、調治、艾灸、雷火灸及中藥熏藥等治療,具體方案根據寶寶情況而定。
(責任編輯:曾德萍 通訊員:薛珊、王雪玲)
文章關鍵詞: 感冒
近期,還不到30歲的鄒先生突然高熱伴有胸痛,原以為是感冒,自行口服藥物后退熱。幾天后因血壓不平穩、呼吸困難、胸痛加劇等癥狀于外院就診無好……詳細>>
最近這幾天,南京、鄭州、張家界等多個省份和地區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案例,又一次拉響了警報,使得人們進入緊張的抗疫狀態。但在這個節骨眼上,若懷……詳細>>
眾所周知,感冒的主要癥狀是鼻塞、流清鼻涕、咳嗽以及打噴嚏等。不過,這病不是感冒獨有的癥狀,有多種疾病早期癥狀跟感冒差不多,沒有經過醫學診……詳細>>
最近,黃桃罐頭突然在網上火了,事件起因是有網友戲稱,黃桃罐頭可以治感冒發燒,” 吃了黃桃罐頭,感冒癥狀真的減輕了 ” 等等,不過很快,一……詳細>>
國慶長假的前半段,全國天氣呈現出顯著的南北區別,一邊是寒潮藍色預警,一邊是高溫黃色預警。就在北方寒潮來襲,大幅降溫的同時,南方很多地區依……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