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2021年11月25日,國際肥胖代謝外科聯盟亞太區網絡學術會議(IFSO-APC VIRTUAL MEETING 2021)正式召開,大會宣布IFSO-APC第七屆主席由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王存川教授擔任,任期為2021-2023年。
這是該組織成立26年來,首次由中國醫生擔任亞太區最高領導職務,這說明了我國肥胖與代謝病外科工作獲得了國際同行的認可,也反映出我國在國際減重外科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正逐步提升。
王存川教授
根據官方介紹,國際肥胖與代謝外科聯盟于1995年在瑞士成立,是一個由數十個官方國家肥胖外科醫師協會和個人成員組成的聯盟,旨在為肥胖患者提供最佳的外科治療。IFSO-APC(亞太區分會)于2008年成立,是IFSO的五大分會之一(其余四個為歐洲、北美洲、拉丁美洲、中東與北非分會)。
2010年,王存川、朱曬紅、毛忠琦、張軍等幾位中國減重外科醫生第一次參加了IFSO德國漢堡會議。
2011年IFSO印度新德里會議上,王存川、梁輝、王勇在會場加入了IFSO,成為首批IFSO會員中國減重外科醫生。
2015年,中國首個減重外科學術組織“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肥胖和糖尿病外科醫師委員會(CSMBS)”代表中國正式加入IFSO會員國,開始在國際舞臺擁有了一席之地。
2019年,憑借在減重外科領域的突出表現,在中國廣州召開的IFSO-APC學術會議上,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委員會主任委員、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王存川教授當選為國際肥胖與代謝病外科聯盟亞太區(IFSO-APC)候任主席。
2021年11月25日,受疫情影響,王存川教授與日本Kazunori Kasama(卡薩馬) 教授正式在線交接,接任國際肥胖代謝外科聯盟亞太區主席!卡薩馬教授對中國減重外科非常了解,也來過中國廣州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進行過手術演示。他觀摩過王存川教授精準的胃旁路手術后,對中國減重外科醫生的精準腹腔鏡減重手術,尤其是腹腔鏡下縫合技術給予高度認可。
肥胖重擊:讓社會和個人都不堪重負
國際肥胖代謝外科聯盟成立的這些年,肥胖也日益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挑戰。
王存川教授介紹了一組最新的驚人數據,中國已成為世界上肥胖和超重人數最多的國家。來自國務院2020年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數據顯示,中國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率已超過50%,6歲至17歲的兒童青少年超重或肥胖率接近20%,6歲以下的兒童達到10%。更令人擔憂的是,中國與印度一起,已成為兒童肥胖人口數最多的國家。
這可怕的數據,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肥胖不僅縮短健康人群壽命,還會增加醫療保健需求,造成巨大生產力損失,降低生活質量。《柳葉刀》發表的一項針對中國肥胖潛在負擔的研究預測分析表明,到2030年中國因肥胖的醫療費用將達到4180億元,約占全國醫療費用總額的22%。
“肥胖讓社會和個人都不堪重負。”王存川強調,肥胖如同滋生疾病的土壤,讓慢性病生根發芽,給個人和社會造成沉重的醫療經濟負擔。我國的肥胖和糖尿病群體已經非常龐大,作為肥胖代謝外科的專業人士心情是復雜的,當前只有約萬分之一的人接受了最為合適的治療手段,絕大部分肥胖和糖尿病人群可能甚至完全不知曉有這個選擇,而肥胖和糖尿病很多情況下其實本可以避免,社會輿論導向和群體教育任重而道遠。
減肥的每一階段都需要專業醫護人員指導
時下節食減肥成風,即使一些并不肥胖的人也趨之若鶩,特別是很多女性,為追求身材苗條,便盲目選擇各種“網紅”方法,如棉球減肥法、舌頭網片減肥法、腸寄生蟲減肥法等,最后導致腸胃功能紊亂、骨質疏松癥、閉經等。對此,王存川教授呼吁,減肥方法不能盲目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關鍵。
王存川介紹了《超重/肥胖醫學營養治療》中的五階梯模式,第一階梯:合理營養;第二階梯:合理營養加運動;第三階梯:合理營養加運動加代餐;第四階梯:合理營養加運動加代餐加藥物;第五階梯:微創減肥手術。
他表示,每個階梯都應該要有專業的醫護人員指導,不能盲目。控制全民體重,我們需要有大量的營養師、健康管理師、體適能師、專業的內外科醫生共同參與。
選“大熱”減重手術 多一點“冷思考”
重度肥胖人群通過常規、保守的減肥方法,很難將體重減下來,在目前的減肥方法中,減重手術以針對性強、效果明顯和療效持久等優勢獲得不少人青睞。自2010年開始,由于腹腔鏡減重外科技術的迅猛發展,國內的減重手術量開始劇增,到了2020年已飆升至14000余例,十年之間增長了超100倍。預計,再過3到5年時間,每年的減重手術可能會達到5萬例。
減重手術大熱,不少人慕名前來,王存川教授表示,日常工作中碰到過不少極端案例。有一名36歲,體重500多斤的超級胖友,日常走路都氣喘,隨時可能發生心功能衰竭,但無論父母如何勸解,他都堅決不減肥,除非“父母給我100萬”。也有人對減重手術過度“神話”,一名26歲的女性,沒有任何代謝疾病,單純希望通過減重手術減肥,因達不到手術指標,我們將她“拒之門外”。 后來她選擇到韓國私人診所進行手術,最后產生重度營養不良、閉經等問題。
“大家要保持冷靜,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減重手術。”王存川教授說,減重手術有嚴格的手術指征:手術適應證:BMI > 35 kg / m2,伴或不伴代謝病及相關疾病;BMI27.5 ~ 34.9 kg / m2且伴有經改變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或伴有2種以上其他代謝病及相關疾病,明確病人的肥胖原因、肥胖程度和代謝病狀況,經非手術減肥治療失敗,再考慮手術減肥。
除了幫助更多的肥胖人士正確認知減重手術外,王存川教授還希望在任職IFSO-APC主席期間,大力推動我國乃至亞太地區減重外科的資質認證工作和減重外科的規范化培訓。讓更多的肥胖人群在減重中心專業醫護人員規范治療下,提高手術效果和安全性,早日達成減重目標。
(責任編輯:麥瓊璇 通訊員:陳笑梅 張燦城)
文章關鍵詞: 王存川 國際肥胖代謝外科聯盟 減重手術
3月2日,61歲的新疆大叔庫爾班(化名)和他的女婿,歷經5小時的飛行,從新疆喀什抵達廣州。詳細>>
11月22日,廣東省臨床醫學學會關節外科專業委員會在亞洲國際大酒店正式成立,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關節外科劉寧主任當選主任委員,來自全省……詳細>>
我國是近視大國,數據顯示,我國近視患者人數已超6億,過去10年來,我國近視手術儼然成為現象級熱潮,越來越多人選擇手術矯正視力。詳細>>
10月30日,南方醫科大學建校70周年暨附屬南方醫院建院80周年大會在南方醫科大學舉辦。同日,在第十屆中國醫院臨床專科建設與發展論壇上,……詳細>>
近兩年,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與創新,UBE技術在國內掀起了脊柱微創的新浪潮。為加強與廣大同仁之間的學術交流,分享新理念、技術和經驗,提高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