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2022年3月10日是第十七屆“世界腎臟病日”,旨在提高人們對腎臟疾病的認識,及早診斷,積極預防腎病,遠離腎病,盡早提前預防疾病的發生,關愛健康和呵護腎臟,做到健康而有質量地生活。
近期,一位年僅24歲的年輕小伙因“納差1月,發現血肌酐升高5天”,到南方醫院增城分院腎內科就診。據了解,該患者近半年來經常熬夜喝酒,一周幾乎有4-5天都是熬夜喝酒至半夜。1月前出現胃口差、伴惡心,未予重視,以為只是酒喝多了犯了胃病,未前往醫院就診。5天后發現病情無好轉,于是在外院抽血檢查,一查嚇一跳,小伙子的血肌酐(腎功能指標)已經高達1033umol/L,比正常數值高出了10倍多,已經到達尿毒癥期,同時伴有重度貧血(血紅蛋白66g/L),于是被家人送至南方醫院增城分院腎內科就診,來院時測量血壓高達170/111。然而,患者所有的臨床表現和檢查結果均指向慢性表現,也就是說小伙子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需面臨長期的透析或者換腎。目前患者正接受透析治療,病情穩定。
對此,南方醫院增城分院腎內科主任劉鄭榮(專家預約)教授表示,腎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不僅負責每天排出人體產生的廢物和毒素,還對維持身體的內環境平衡(液體、電解質、酸堿)、調節血壓、骨髓造血、骨骼發育等有著重要影響。由于腎臟的特殊性,大多數腎病的早期癥狀不明顯,特別是慢性腎臟病,而且容易跟其他疾病混淆,因此往往得不到及時的診治,約20%的腎病患者首次到醫院就診時病情已進展為尿毒癥,因此慢性腎臟病也被稱為隱匿的“殺手”,且呈現出年輕化趨勢。根據我國北京、上海、廣州、河南等地區的流行病學調查,20歲以上成年人慢性腎臟病患病率已達10%左右。
劉鄭榮教授提醒大家:目前大多數慢性腎病難以根治,治療的目標應該定位在控制并發癥和延緩疾病進展,避免進入尿毒癥期。如果能夠早期發現腎病的蛛絲馬跡,盡早正規地治療,完全可以阻斷病情的進展,從而避免尿毒癥的發生。
腎臟病的一些“預警”
一、水腫:腎臟病患者的水腫特點,大多數是早晨起床時眼瞼和顏面部水腫,午后消退,勞累可加重,休息時減輕,嚴重時出現雙側大腿、小腿、腳踝、腰骶部水腫,一按一個坑。
二、高血壓:定期測量血壓,如果發現血壓升高,又找不到原因,不要忘記可能是腎臟病引起的,要多留個心眼。
三、腰痛:有時候無緣無故的感覺到雙側腰部(腎區)酸痛,或者隱隱痛,或者持續性鈍痛,不要掉以輕心了,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四、尿量變化:正常人一天的尿量約為1000-2000毫升,平均1500毫升,如果尿量過多或者過少,都是腎臟病的信號,要給予重視。
五、尿的異常:正常人尿的顏色為透明、淡黃色或者黃色,如果顏色發生變化或者尿出現泡沫,就要及時醫院就診了,檢查尿常規、腎臟超聲、腎功能等。
六、惡心、沒胃口、乏力:很多腎臟患者,嚴重時全身毒素堆積、造血功能差導致的。
七、尿頻、尿急、尿痛:要注意是否存在泌尿道的感染。
哪些人更容易得慢性腎臟病
那么,哪些人容易得慢性腎臟病呢?具有以下危險因素的人群慢性腎臟病發病率明顯增高,應高度警惕。
一、有家族史: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人和有腎臟病家族史的人容易得慢性腎臟病。
二、有代謝疾病:代謝性疾病如高血脂、高尿酸、肥胖等患者容易得慢性腎臟病。
三、感染患者:包括慢性泌尿道感染患者、自身免疫型疾病患者、尿路梗阻患者,以及長期使用腎毒性藥物、高凝狀態的患者等。
四、危險因素:高蛋白飲食、吸煙、酗酒、長期熬夜、低出生體重和年齡超過65歲,都是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因素。
如何保護腎臟
一、多喝水,不憋尿。每天需要充分喝水排尿,尿在膀胱太久容易細菌繁殖,感染腎臟, 也容易導致尿路、腎結石,當然多喝水的前提是腎功能正常。
二、不亂服藥。很多藥物是要經過腎臟的代謝,從尿液中排出,因此不能亂吃,要根據專業醫生的處方服藥,更加不能相信民間偏方,服用一些不知名的中藥,現已明確馬兜鈴、天仙藤、關木通、防己等有一定腎毒性。
三、高血壓、糖尿病要重視。高血壓和糖尿病是兩大引起慢性腎臟病的常見病因,一定要控制好,任由不管或者控制欠佳,出現腎臟病的機率必然增加,最后導致尿毒癥。
四、避免攝入過多鹽分。食物中的鹽分,95%由腎臟排泄,過量的鹽分會造成腎臟負擔。每天最適宜攝取量為3-6g,因為鹽有很強的親水性,1克鹽可增加100毫升的體液量,體液量增加必然導致血壓升高,難以控制。
五、肉類食物要適量。適量的蛋白質和脂肪有益健康,但過量的蛋白質會加重腎臟負擔,使腎臟超負荷,有研究表明,高蛋白飲食患腎衰的機率比適量攝取者高出3.5倍。
六、感冒后,要護腎。急性腎小球腎炎常繼發于上呼吸道感染,特別是鏈球菌感染后,當喉部、扁桃體等由于鏈球菌感染發炎時,一定要遵醫囑按療程(7-14天)服用抗生素,不能半途而廢,或者因懼怕使用抗生素而不用,否則有可能導致腎臟疾病的發生。
七、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不酗酒、不長期熬夜、不長期大量喝飲料等。
八、定期體檢。定期的尿常規、腎臟超聲體檢,能提前發現問題,更好地保護我們的腎功能。
參考文獻
[1]徐璧云,王鋼。 保護腎臟的16個細節[J]。 家庭醫藥,2007,03:38-41。
[2]蘭曉雁。 善待我們的腎臟——保護腎臟日常措施[J]。 中華養生保健,2003,01:19-20。
[3]梅長林,高翔,葉朝陽 實用透析手冊 第3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
[4]胡麗萍、龔妮容、林建雄 實用腎臟疾病健康管理 廣東科技出版社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湯秀媚 通訊員:劉進娣 孫國輝)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每個女人都希望自己有傲人的身材,美國《生育與不孕》雜志刊登的一項研究卻給了各位身材完美的女性一次重擊。該研究指出,身材……詳細>>
手足口病屬于傳染病,是因為多種腸道病毒感染所誘發的,常見于嬰幼兒。腸道病毒可通過糞口和呼吸道傳播,接觸患者的分泌物或排泄物、密切接觸等都……詳細>>
生活中很多人在出現胃痛腹脹的時候都會認為是自己腸胃出現問題,大部分是胃病導致,也會根據這個方向采取措施治療。但有些女性卻發現自己在進行腸……詳細>>
隨著人們的性思想越來越開放,性病的發病率也逐年攀升,特別是生殖器皰疹、淋病和梅毒以及艾滋病等。其中艾滋病是最為兇險的,目前沒有任何方法能……詳細>>
近日,陜西西安一名21歲的女孩小婷因一場“感冒”住進ICU,期間多次出現心臟驟停,在經過了6天的救治后,小婷才成功的脫離了一切輔助她生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