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大名床有刺,小名落地醒,江湖人稱‘熬全家’”,入睡困難、夜醒、睡眠不足、黑白顛倒……這些特征一定戳中了許多“睡渣寶寶”家長們的心。
輕撫嬰兒能幫助入睡
約兩成寶寶存在睡眠問題
睡眠問題不僅是“大朋友們”的專屬,有研究指出,15%-25%的嬰兒存在著各種睡眠問題,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圍產??茞蹕雲^寧偉偉護理組長指出,影響寶寶睡眠的因素有很多,如生活環境、疾病、寶寶生長發育的特殊時期(出牙、翻身、爬行、站立)也會出現暫時性的睡眠問題,但以下這幾點,家長們能做得更好:
1、盡量減少入睡幫助。如需父母陪著、搖晃、抱著,或是含著奶嘴睡等。養成這些習慣使寶寶產生依賴,當條件不存在時,寶寶容易出現入睡困難。
2、避免過多關注睡眠。任何人每天晚上都會醒來好幾次,這種情況尤其容易發生在由一個睡眠階段轉換到另一個階段的時候。寶寶在睡眠的過程中,有時會出現抽泣、吸吮等動作,這些都是睡眠中的一些正常現象,家長們無需馬上抱起寶寶,可靜靜觀察,間隔一段時間,通過溫柔的觸摸、輕拍寶寶背部來作出回應。
3、培養寶寶的“自我安撫”能力。寶寶入睡過程、夜醒后再入睡時需學會自我安撫。寶寶通常在3月齡時開始發育自我安撫能力,如果家長在入睡前、睡眠中提供過多的幫助,會影響寶寶此項能力的發展,從而影響他的睡眠。
這幾招,讓“睡渣”變“睡神”
1、白天適當活動:白天帶寶寶多出去戶外玩玩,接受自然光照,可以幫助晚上分泌利于睡眠的褪黑素,讓他們更好入睡。和寶寶做做互動游戲、講講故事、唱唱歌、逗逗樂等;寶寶哭鬧的時候及時給與回應,幫助寶寶建立安全感,也能讓寶寶睡眠更安定。(睡前2小時,盡量讓寶寶安靜下來,避免過于興奮,影響入睡)
2、及時識別寶寶的入睡信號:如打哈欠、活動量少、目光有些無神、疲倦等,當寶寶出現這些信號時,把他放在床上,他才有可能更容易睡著。
3、建立固定、愉快地入睡程序:比如睡前給寶寶洗澡、撫觸按摩、講故事或聽音樂、熄燈,養成固定的睡眠步驟,讓寶寶明白做完這些步驟后就是閉眼睡覺,形成習慣。 6~16周是寶寶睡眠模式劇變的過渡期。在這一時期進行入睡程序訓練,能為后面的“睡神”打好基礎。
4、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睡前把燈光調黑、室內溫度舒適,保持安靜的環境下寶寶會更容易入睡。盡早地給寶寶一張自己的小床,當然床的安全性很重要。
5、在寶寶清醒時放到床上:研究發現,清醒時放到床上的嬰兒睡得更沉。這種做法有助于寶寶自我安撫和自主入睡,而不需要摟抱、喂奶或搖晃。學會自主入睡的嬰兒在夜間自然醒來后,常常不需要父母幫助就可以再次入睡。
最后,更重要的是家長們需要調整好心態,放下對“睡覺”的執念,營造良好的入睡氛圍,寶寶睡眠模式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形成規律的作息通常需要好幾個月,且每個寶寶的睡眠需求都不一樣,需要家長們細心觀察,給予合適的引導,盡早幫助寶寶養成規律的睡眠作息,幫助每個小“睡渣”變成一覺睡到天亮的小“睡神”。
(責任編輯:麥瓊璇 通訊員:黃睿、張陽)
貧血是發病率較高的疾病,常見于新生兒、正處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和青少年以及老年人等。新生兒血液中紅細胞數量明顯減少,……詳細>>
受寒潮影響,熱水袋、暖寶寶、電熱毯、取暖器各類御寒“法寶”紛紛出場,但很多人也因為使用不當或者使用時間過長,而出現低溫燙傷的情況。有網友……詳細>>
35歲李先生是一名從業多年的電臺媒體工作者。比起臺前的光鮮靚麗,從事幕后工作的李先生從沒有身材焦慮,更不曾擔心身形走樣。頓頓外賣已成他每……詳細>>
2022年3月,長樂鎮上,20歲男子姚某用辣椒水和工兵鏟襲擊左鄰右舍,致兩歲試管寶寶“小湯圓”死亡,三人輕微傷。詳細>>
視網膜母細胞瘤是發生在光感受器前體細胞的惡性腫瘤,是嬰幼兒常見的眼內惡性腫瘤,常見于5歲以下的兒童身上。最近幾年來,視網膜母細胞瘤的發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