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自4月3日清明假期第一天緊急集合啟程支援上海,至今已經半個月。白天一頭扎進實驗室,出來往往已是夜深人靜或是黎明將啟。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援滬醫療隊李攀、強永杰、熊君早已適應了這樣的工作節奏,半夜的上海,他們見過很多次。
援滬醫療隊員合影
落“滬”第一天,馬不停蹄開啟13小時奮戰
回想半個月前,接到電話時,李攀還在清明假期第一天的睡夢中。電話是珠江醫院檢驗醫學部副主任陳定強打來的。“李攀,支援上海,你能去嗎?”“什么時候出發?”“預計今天下午3點。”“好的!”作為有2年新冠檢測經驗及科室援港后備人員,接到任務,李攀毫不猶豫。
匆匆忙忙收拾行李,帶著院領導的關心與囑托,李攀和隊友強永杰、熊君趕赴機場和全省300人大部隊集合。“機場的動員大會嚴肅而莊重,那時更深刻地體會到了肩上的責任與擔當。”熊君說。
形勢的嚴峻,他們出發時就做好了心理準備。夜晚剛剛落地上海休息不到5小時,強永杰便被緊急派往奉賢區裕隆實驗室迅速開展工作。13小時的奮戰,出來又是星夜。“還沒見到白天的上海”,忍著牙痛的強永杰笑著說,不過在小分隊的齊心協力下,一天檢測了2.8萬管樣本,更多的是滿滿的成就感。
落“滬”第一天連續工作13個小時
原來,強永杰那幾天嚴重牙齦發炎,正在吃消炎藥,還與醫生約了時間拔掉發炎的智齒,“沒事兒,還能忍,回去再說。”強永杰說。
每小時擰200多個蓋子,練就一雙“機械臂”
隊員們所在的珠江醫院檢驗醫學部身為國家臨床重點建設專科,疫情爆發2年多來,每天承擔數千份核酸檢測任務,不過遇見陽性結果的概率很低。但此次在上海的情況并非如此,“面對這樣的高壓,更需要大家有嚴格的安全防護意識、扎實熟練的基本功和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李攀表示。
此次支援設置雙組長制,全方位保障檢測的安全、高效、高質量運轉。作為其中的質量組長,李攀除了需要溝通協調不同崗位的排班,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對組員進行生物安全相關要點的培訓與監督,“只有保證隊員們自身的安全,才能保證任務的圓滿完成。”
每小時擰200多個蓋子,一小時檢測5500管
一個小組通常十幾個人,按需求分至不同崗位,包括試劑配制、樣本中心、手動/自動取樣、提取、擴增、異常結果處理等。
在取樣環節,需要擰開采樣管的蓋子取出樣本。一個班次6個人,9小時大概需要檢測10000個樣本,除了中間休息30分鐘,這意味著8個多小時不停歇地操作,平均每個人每小時需要擰開約200個蓋子。長時間頻繁地開蓋,導致不少同事手指磨出水泡。“能堅持地就堅持,操作不了的就和其他崗位的同事替換,繼續接力。”強永杰說。
通過合理排班和崗位設置,不斷優化流程,經過反復磨練,隊員們個個練就了準、穩、快的“機械手臂”,時效不斷提高,李攀所在的小分隊甚至創造每小時5500管的高效檢測量,“這是‘廣東軍團’團結協作的優秀答卷”。
火眼實驗室模塊化的功能設計則讓強永杰印象深刻,“模塊之間可以實現信息共享,還能即時溝通。完善的試驗記錄、高效的樣本管理等,都極大地提高了大規模篩查時的檢測效率。”
“誰說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考慮實驗室大批量標本通常在下午或晚上送達,隊員們基本保持下午3點出發、零點下班,或晚上9點出發、下班恰遇日出的“兩點一線”生活作息。有時遇到大篩查,為減少接班人的工作量,大家也會互相體恤,多干一會兒。
“誰說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援滬半個月,隊員們同樣被聚光燈外默默付出、奮戰在各自崗位上的勇者所感動。“不管多晚回來,總能看到酒店工作人員微笑著道一聲‘辛苦了’;無論幾點下班,熱心的司機大叔總是提前等候在門口;還有后方堅守崗位的同事們,沒有他們的默默堅守,哪有我們堅定有底氣地出發。”李攀說,“疫情不退,我們不走”是醫療隊共同的信念,相信通過大家的攜手奮戰,一定能早日重見繁華如初的上海。
(責任編輯:麥瓊璇 通訊員:伍曉丹)
文章關鍵詞: 新冠疫情.援滬醫療隊.珠江醫院
兒童各個器官都沒有發育成熟,肝臟和腎臟解毒功能不如成年人,免疫力又弱,易受到多種疾病入侵如流行性感冒、肺炎或支氣管炎等。兒童患上疾病后難……詳細>>
肌張力障礙是主動肌和拮抗肌收縮不協調或過度收縮所導致的肌張力異常動作和姿勢,雖然變化并不是很引人注意,不過異常的體位姿勢和不自主的變換動……詳細>>
大腸桿菌有很強的傳染性,主要通過食物、水和密切接觸傳播。感染大腸桿菌后可出現嚴重的痙攣性腹部疼痛和出血性腹瀉,同時伴有嘔吐和發熱等。最可……詳細>>
最近幾個月,新型冠狀病毒又在我國肆虐,多個省份無法幸免,尤其是上海,每天的新增無癥狀感染者達到上萬個,弄得人心惶惶。關于無癥狀感染者,人……詳細>>
豬流感是受到豬流感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常常發生在豬中,不過并不會造成豬死亡。近日,我國發現新型重組豬流感病毒,使得人心惶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