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腦卒中又稱“中風”、“腦血管意外”,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高經濟負擔的特點,是我國居民死亡和致殘的首位因素,嚴重威脅居民的健康。據《中國卒中中心報告2020》顯示,2020年,我國40歲以上人群中患腦卒中人數約為1780萬,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10月23日,正值重陽節,為弘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深入踐行關愛老人、關注健康的服務理念,提高廣大人群對腦卒中的認識,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神經內科舉辦了“卒中:重在預防”腦血管病防治知識科普講座和義診活動。神經內科主任陸正齊(專家預約)教授帶領團隊為群眾開展卒中危險因素的篩查與癥狀識別,并進行了腦血管病的科普,篩查出腦卒中高危人群,讓老人們更好地“預防卒中”。
義診現場
如何早期識別腦卒中?
腦卒中(俗稱“中風”)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是由于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通常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即腦梗死)和出血性腦卒中(即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兩大類,可導致肢體癱瘓、言語障礙、吞咽障礙、吞咽困難、認知障礙、精神抑郁等癥狀。
對于卒中患者來說,時間就是生命,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識別腦卒中早期癥狀并及早治療十分重要?!袄先思铱邶X不清楚、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手或者腿部突然沒有力、肢體麻木;又或是突然出現眩暈、看東西不清楚;出現惡心、嘔吐、吞咽困難等情況,就要警惕是不是腦卒中發作,一旦發現異常,應第一時間撥打“120”救助電話,將患者送往設有卒中中心的醫療機構進行急救。”中山三院神經內科陸正齊教授表示。
中山三院神經內科陸正齊教授
此外,隨著寒露時節到來,廣東地區早晚溫差變大,對于那些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的老年人,溫差變大可能會加重其心腦血管的負擔,使得腦卒中發病率增加。對此陸正齊教授提醒,秋冬季是腦卒中高發季,老年人更要多喝水,同時要關注血壓、血糖的波動情況,做好日常檢查。另外,如果患者有卒中病史或者有動脈粥樣硬化的病史,比如通過超聲發現患者腦血管有斑塊,那么就要及時前往醫院進行處理。
除了腦卒中,這類老年疾病同樣值得關注
隨著我國老年化趨勢日趨顯著,公眾對老年疾病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但相比于腦卒中,公眾對于帕金森病的了解卻相對缺乏。資料顯示,帕金森病已成為繼腦卒中之后威脅中老年人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中山三院神經內科彭福華教授表示,目前仍有不少患者對帕金森疾病的認識存在誤區,比如有的人手抖就認為得了帕金森。其實,帕金森病不僅僅是公眾印象里的“手抖”那么簡單。
帕金森病癥狀為運動癥狀和非運動癥狀之分。運動癥狀包括:走路緩慢、肌張力增高、手抖,非運動癥狀包括睡眠障礙、嗅覺減退、自主神經功能障礙(便秘、體位性低血壓等)、情緒問題等。
“一般來說大家更關注帕金森的運動癥狀,對于非運動癥狀,比如焦慮、抑郁等情緒問題,往往這些容易被忽略。因此識別帕金森需要從多方面判斷,這樣才能早發現早干預,提高帕金森病人的生活質量。”彭福華教授補充道。
中山三院神經內科彭福華教授
如何預防卒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腦卒中是可防可控的??筛深A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房顫、吸煙、酒精攝入、不合理膳食、超重或肥胖、運動缺乏、心理因素等。
1、定期進行卒中危險因素的自我篩查,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吸煙、飲酒、超重與肥胖、不健康生活習慣,和其他可能導致卒中的疾病等。
2、控制好血壓。慢性疾病的潛伏期較長,因此對心腦血管相關疾病的預防,可進一步提前。即使沒有癥狀,35歲以后至少每年進行一次血壓檢查。高血壓患者應每月至少測量1次,高血壓患者還需要進行藥物治療。
3、控制好血糖。無糖尿病危險因素的人群建議在年齡40歲以后開始篩查,有卒中危險因素的人群應定期檢測血糖。
4、控制好血脂。血脂升高一般沒有癥狀和異常體征,必須通過血脂檢查才能及時發現,20歲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測量1次空腹血脂,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期后女性應每年進行血脂檢查,對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缺血性卒中的高危人群,應該每3-6個月就要測定1 次血脂。
5、戒煙。吸煙有百害而無一利,所有人都應該主動拒絕吸煙,并避免二手煙危害。
6、控制體重,健康飲食。陸正齊教授表示,腦卒中患者應嚴格遵循少油少鹽的飲食原則,并控制膽固醇、碳水化合物攝入,否則就容易導致肥胖,加大糖尿病、腫瘤、心腦血管、心梗、腦梗、心衰等其他疾病的發生機率。飲食種類應多樣化,減少食用煎炸食物,多吃菠菜、西蘭花、紫甘藍,紫茄子、胡蘿卜、番茄等富含營養素的蔬菜;少吃含糖量多的水果,比如西瓜、哈密瓜等;可多吃藍莓、草莓,有點酸甚至有點苦的水果。需要注意,水果每天的攝入量應保持在300g—400g以內,蔬菜的攝入量保持在400g-600g以內?!傲硗?,多吃魚蝦、貝殼類等優質蛋白,少吃豬肉、羊肉、牛肉等紅肉。脂肪攝入方面,可以多吃深海魚,橄欖油、堅果等食物也可改善大腦細胞代謝,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腦卒中和老年癡呆的患病風險。還有要多喝水,盡量保持每日2000- 2500ml的攝水量,少喝含糖飲料,可以用茶多酚、檸檬汁等替代飲料?!标懻R教授補充道。
7、科學運動。健康成年人每周參加3-4次有氧運動,每次持續約40分鐘以上,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等,中老年人可根據自身情況參加有益省心的健身運動?!安贿^,對于那些已經中風了,或者已經患帕金森的老年人,已經不適合強度太大的運動,可以選擇氣功,八段錦和慢走等活動。如果在家中,家屬可以把老人家扶到墻上,靠墻做一些簡單深蹲,增強下肢力量。另外老人家還可以做一些智力運動,比如寫字、畫畫、聽聽音樂等?!标懻R教授接受采訪時說道。
8、積極治療有關疾病,如:心梗、房顫、外周動脈疾病等。以上疾病人群的卒中發病風險明顯高于常人,應定期體檢復查,接受??漆t生治療,遵醫囑藥物治療。
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和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從我做起,主動預防,避免卒中的發生,就是對自己、對家人、對社會做出的重要貢獻!讓我們攜手并肩,共同構筑預防卒中的健康長城!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家庭醫生在線 通訊員:甄曉洲)
文章關鍵詞:
隨著生活水平質量提高,消化道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呈現升高趨勢,特別是結直腸癌在消化道惡性腫瘤中占首位。結直腸癌只要早發現早治療就能提高治愈率……詳細>>
隨著疫情在全國多個省份散發,使得人們再次進入恐慌中,同時也給人們敲響了警鐘,一刻也不能松懈,時刻保持高度警惕性。尤其是上班族乘坐公共交通……詳細>>
2021年7月23日晚,備受矚目的盛會終于揭開神秘面紗。毫無疑問,東京奧運會成為了近年來最為特殊的一屆奧運會。從5年的備戰周期,到疫情防……詳細>>
為進一步提高廣東省罕見病綜合診療能力,逐步實現罕見病早診斷、早治療、規范管理的目標,廣東省罕見病診療協作網溶酶體貯積癥(Lysosoma……詳細>>
2022年3月10日是第十七屆“世界腎臟病日”,旨在提高人們對腎臟疾病的認識,及早診斷,積極預防腎病,遠離腎病,盡早提前預防疾病的發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