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指導專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婦科生殖內分泌專科
科主任 陳慧 教授;袁萍 副教授、呂杰忠 主管技師
2024年5月8日是第31個“世界地貧日”,主題是“關注地貧,篩診治并重”,旨在倡導科學防控地中海貧血。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婦科生殖內分泌專科主任陳慧教授指出,新婚和準備懷孕夫婦應該重視地貧篩查、產前診斷和遺傳咨詢,而地貧夫婦也可以通過遺傳咨詢、輔助生殖技術和接受產前診斷,生出健康寶寶。
最常見的遺傳性溶血性疾病
什么是地中海貧血?陳慧教授介紹,地中海貧血簡稱地貧,又稱海洋性貧血、珠蛋白合成障礙性貧血,是最常見的遺傳性溶血性疾病。該病的基因攜帶者由于珠蛋白基因的缺陷使一種或幾種珠蛋白肽鏈合成減少或者不能合成,導致其血紅蛋白的組成成分改變。地貧主要分為α地中海貧血和β地中海貧血。
地中海貧血如何遺傳是社會大眾十分關注的問題。袁萍副教授指出,正常情況下,一個人擁有兩組正常的珠蛋白基因,一組遺傳自父親,另一組遺傳自母親。地貧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其發病無性別差異,男女患病概率相等。如果夫婦一方為α地貧,另一方為β地貧,大多數情況不會生育中重型地貧(α珠蛋白基因拷貝數增加除外),可以正常妊娠并做好孕期保健。而假如一個輕型地貧的人與正常人結婚,子女中有一半的機會出現輕型地貧。
如果夫婦雙方為同一類型的輕型地貧,每次懷孕都有1/4的機會是重型地貧、1/2的機會是輕型地貧(同父母一樣)、只有1/4的機會生育正常兒,因此每次懷孕都要進行產前診斷。
地中海貧血遺傳規律圖示
(圖片來源:《地中海貧血預防控制操作指南》)
地貧篩查可發現“蛛絲馬跡”
靜止型或者輕型地貧攜帶者幾乎沒有任何臨床表現,完全不影響正常生活與工作。多數地貧基因攜帶者可以通過血常規、血紅蛋白電泳等簡單的地貧篩查手段找到其血液學表型。若地貧篩查結果陽性,則需要進一步進行地貧基因檢測。
在血常規檢查中,平均紅細胞體積(MCV ) <82 fl和/或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27 pg 則提示有地貧的可能性較大,可以進一步行血紅蛋白電泳和基因確診。血紅蛋白電泳可以區分不同類型的地貧。當地貧篩查結果陽性,需要進一步選擇適宜的分子遺傳學檢測手段進行基因檢測以確診其地貧基因型。
地中海貧血篩查與產前診斷流程圖示
(圖片來源:《地中海貧血妊娠期管理專家共識》)
通過血常規檢查和血紅蛋白電泳等方法所發現的血液學表型,是發現地貧基因攜帶者或患者的重要線索。呂杰忠主管技師提醒,有以下值得注意的情況:1。地貧篩查結果陽性但地貧基因常規檢測結果陰性;2。地貧篩查結果與地貧基因常規檢測結果互相矛盾。以上兩種情況不排除存在罕見地貧基因的突變,還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需要經過遺傳咨詢、家系分析,再充分結合篩查和基因診斷結果,才有可能發現罕見地中海貧血的“蛛絲馬跡”!
婚前和孕前篩查是預防地貧的關鍵步驟
地貧夫婦如何科學備孕?陳慧教授介紹,婚前和孕前篩查是預防地貧的關鍵步驟。通過這些篩查,夫婦雙方可以了解自己是否為地貧基因的攜帶者。如果雙方都是地貧基因攜帶者,則需要及時到醫院咨詢其子女的患病風險。通過篩查可以及早發現風險,從而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篩查和預防可以通過以下措施實現:
1、遺傳咨詢:對于已知雙方都是地貧基因攜帶者的夫婦,建議在計劃懷孕前進行遺傳咨詢,了解可能的風險和可行的生育方案。
2、輔助生殖技術:采用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配合胚胎植入前遺傳學檢測(簡稱PGT,俗稱“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通過遺傳檢測篩選胚胎是否攜帶地貧基因突變,可優選不含突變的胚胎進行植入,從而避免因懷孕時發現重型地貧胎兒,而選擇引產導致身心傷害。
同時,PGT技術還可為重型β地中海貧血患兒進行HLA配型檢測,即“設計”沒有地貧且HLA配型相符的胚胎進行移植,出生后可為重型β地中海貧血患兒提供骨髓移植的條件。
3、產前診斷:對高危夫婦于懷孕后實施產前診斷,避免中重型地貧患兒的出生。在遺傳咨詢和知情選擇的基礎上,采用胎兒絨毛活檢、羊水穿刺或者臍血穿刺等方式檢測胎兒是否患有地貧,根據產前診斷結果由專業人員提供遺傳咨詢意見和必要的干預措施。
(責任編輯:家庭醫生在線 通訊員:黃睿、杜濤、湯景)
文章關鍵詞: 地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