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的確,許多人都認為,青光眼就是眼壓高,只有眼壓高才是青光眼,眼壓正常就沒事了。其實,這種看法是十分錯誤的,像李老太太這樣的情況,在臨床中比較常見,一些青光眼患者或許就沒有李老太太那么幸運,由于沒有及時診治,最終導致雙目失明。
眼壓正常也可能是青光眼
人眼要保持一定的壓力才能實現正常的生理功能,正常眼壓應維持在1.33~2.79千帕10~21毫米汞柱之間。青光眼是指因眼壓升高引起視乳頭損害和視野缺損的一種眼病,多見于老年人。正常生理范圍內的眼壓一般不會造成視乳頭損害,但由于不同人視神經對眼壓耐受性各異,一定水平的眼壓對某些人來說是可以接受的正常范圍,而對另一些人來說則可能屬病理狀態,可能會引起視乳頭損害。醫學上將這種相對于多數正常人來說眼壓不高,卻出現了青光眼性視乳頭損害和視野缺損的情況,稱為正常眼壓性或低眼壓性青光眼。
許多正常眼壓性或低眼壓性青光眼患者開始可無任何不適,視力往往亦無明顯改變,多數病人眼壓常波動在正常值的上限,如同隱形殺手不易被人察覺,因此危害較大。往往至出現明顯視野縮小、視物模糊等青光眼的晚期癥狀時才發現。
此外,正常人眼壓也并不是恒定不變的,隨著生理狀態的改變眼壓可出現波動。例如咳嗽或深呼吸時,眼壓可升高或下降約5毫米汞柱;臥位與立位時的眼壓差可達3~5毫米汞柱;心跳也可使眼壓出現1~2毫米汞柱的波動。此外,在一天中不同時刻的眼壓也不盡相同。多數人清晨(大約5~6點)眼壓最高,此后逐漸下降;有的清晨眼壓最低,以后逐漸升高;也有的早晨眼壓最高,然后逐漸下降,至下午(大約2~5點)后再次升高;還有的眼壓變化并沒有什么規律。因此,單憑李老太太體檢時幾次的眼壓測量是不能判斷她的眼壓狀態的,最好行24小時動態眼壓監測。
眼壓高不一定是青光眼
那么,是否眼壓高就一定是青光眼呢?答案是否定的。在臨床上,我們也常碰到這種情況,有些人多次檢測眼壓都超出正常上限(通常在21~30毫米汞柱之間),但不會出現青光眼性視乳頭及視野的損害,這種情況稱之為高眼壓癥。
雖然高眼壓癥并不意味著將來一定會發展成青光眼,但它是青光眼的危險因素之一,約10%的高眼壓患者10年后會發生青光眼性視乳頭損害及視野缺損。因此,高眼壓癥患者,特別是有青光眼家族史或伴有顯著而持久的眼壓升高、糖尿病、視網膜血管阻塞等情況者,都應定期進行眼科檢查。
青光眼應綜合診治
在臨床實際中,眼壓的測量并不是診斷青光眼的惟一標準。為有效地早期診斷青光眼,除眼壓檢測外還需將前房角、視乳頭和視野等檢查結合起來。近年來許多先進的設備,如激光光學干涉成像儀、自動視野計和共焦激光掃描眼底鏡等在早期青光眼的診斷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青光眼是一種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一旦因青光眼致雙目失明,就意味著終生殘廢,因此,對青光眼一定不能麻痹大意。其實,因青光眼致盲者多數是由延誤診治引起的,故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青光眼患者大多是不會失明的。
(以上內容僅授權家庭醫生在線獨家使用,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在線;媒體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劉彩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