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近日,家住市區的王女士帶著她的母親來到金華眼科醫院就診。她母親右眼常常流眼淚已經有30多年了,剛開始的時候覺得并不影響生活,無非多擦擦就好了,后來發現流淚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這才上醫院,醫生診斷為“右眼慢性淚囊炎”。她母親既害怕做手術,又怕花錢多拖累了子女,就一直沒有治療。這次她就是想問一下有沒有不用住院手術的更好治療方法。
金華眼科醫院李田副主任醫師說,淚囊炎是一種常見的眼科疾病。人的大眼角和鼻腔之間有一個管道系統,叫做淚道,其功能是引流淚液。正常情況下淚道黏膜完整,淚液引流通暢,淚液帶有一定的抗菌能力,淚囊并不容易發生炎癥,但如果淚道阻塞致使淚液滯留,就可能造成淚囊炎。剛開始時并不是器質性阻塞,而是由于鼻淚管黏膜暫時的充血腫脹造成阻塞,使淚囊內容物滯留,于是造成細菌滋生,致使黏膜被細菌感染造成炎癥,炎癥更促進充血水腫,形成惡性循環。若細菌毒力不強,淚囊持續慢性炎癥,最終形成鼻淚管固定性阻塞。如遇毒力強的細菌進入淚囊,即可引起急性發作。
眼球邊的“定時炸彈”
李田說,慢性淚囊炎如果不及時治療很容易引起其他的眼部疾病。在門診,經常會遇到一些因大眼角經常流淚、流膿來就診的病人,如果這些病人在發現的初期就及時治療,就不會發展到后來這么嚴重了。
慢性淚囊炎常有溢淚,內眥部結膜充血,皮膚常有濕疹;以手指擠壓淚囊部,有黏液或黏膿性分泌物自淚小點流出;由于分泌物大量聚積,淚囊逐漸擴張,內眥韌帶下方呈囊狀隆起。由于慢性淚囊炎沒有紅腫、疼痛等不適,因此很容易被忽視,不少病人甚至認為慢性淚囊炎不是病,不需要治療,其實這是非常危險的。充滿淚囊的膿液里含有大量細菌,仿佛是一個細菌庫,細菌隨膿液隨時排出,此時若眼球上有傷口,細菌便會趁虛而入,引起角膜炎或角膜潰瘍,輕者,愈后遺留角膜瘢痕;重者,會因角膜潰瘍、穿孔而失明。
慢性淚囊炎對各種眼科手術,如白內障手術、青光眼手術、近視眼手術等都是一個很大的威脅,會造成手術后的嚴重感染,因此這類病人術前必須把慢性淚囊炎治愈后才能做以上手術。此外,慢性淚囊炎還可能急性發作,引起淚囊周圍的組織發炎,局部皮膚疼痛、發紅、腫脹,甚至導致發熱等全身癥狀。若淚囊膿腫穿破皮膚,會形成“淚囊瘺”,這種瘺管長期流膿,很難徹底治愈。由于慢性淚囊炎對眼球有上述諸多威脅,因此眼科醫生常把慢性淚囊炎比做眼球旁邊的“定時炸彈”。
單純藥物治療效果差
如何治療慢性淚囊炎,李田說有五種方法:一、對患病不久鼻淚管未完全堵塞的患者,點抗生素眼藥水,每日4~6次。點藥之前,先擠凈分泌物,做淚道沖洗。二、如鼻淚管僅部分狹窄,可試做淚道探通術或鼻淚管插管術。三、淚點和淚小管正常者,可做淚囊鼻腔吻合術。四、如淚囊過分狹小,或病人年老體弱,或傷后合并有嚴重瘢痕者,可行淚囊摘除術。五、如年輕愛美者可行KTP淚道激光+置管術。
李田說,慢性淚囊炎以單純藥物治療效果差,只要淚道阻塞不解除,一般不能治愈。過去,對這種眼病治療的方法主要是淚道探通沖洗,穿線留置,結合藥物治療,但效果不理想。其次是手術治療,可采用鼻腔淚囊吻合術或淚囊摘除術。淚囊摘除術一般只適用于年紀較大、體質虛弱、不能耐受鼻腔淚囊吻合術的病人,術后大眼角流膿癥狀可以消除,但是流淚癥狀仍不能改善。鼻腔淚囊吻合術治療效果相對較好,但是由于手術需要在大眼角內側鼻根部皮膚作一個1.5厘米長的切口,并在鼻骨上鑿一個1分硬幣大小的洞,不僅創傷大而且還會在臉上留下疤痕,影響美容,這使許多年輕病人望而生畏,而且手術的費用也相對較高。目前業界看好的治療方法是激光治療。該方法是用激光將淚道阻塞部位打通。
(責任編輯:張燕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