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目赤腫痛是眼病的常見癥狀。多為外邪侵襲,經脈不利,氣血壅阻所致。《傷寒論》中即有“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此為邪熱郁于少陽經,膽火上炎,清竅壅滯。用小柴胡湯酌加疏風清熱之藥,和解少陽,清利頭目,調暢氣機,則赤腫迅即清散。
眼科五輪辨證,黑睛屬風輪,內應于肝。黑睛疾患多與肝膽相關。其因于風火上炎、濕熱蘊蒸者固多,但氣虛胃弱,少陽升發無力,致生星翳膜障者,亦不鮮見。更有過用寒涼,伐生生之氣,脾胃受傷,肝膽郁結者,每致目赤睛痛之患,翳凝陷下之憂。邪毒留連,久不平復。治用小柴胡湯加羌活、防風、川芎、白芷調中和胃,益氣舉陷,殊有效驗。
驗案:王某,男,28歲,教師。1987年5月8日初診。患者左眼自覺有黑影遮擋,視力減退7天。發病前因工作操勞,精力不支,漸覺眼球疲勞,左眼視物模糊,視直如曲。某醫院眼科診斷為“中心性滲出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用西藥治療,收效甚微。患者目昏,心煩,胸悶,納差。舌質淡,苔白微膩,脈弦緩。檢查:視力右眼1.0,左眼0.5。左眼外部正常,屈光間質清晰,視乳頭色澤正常,邊界清楚。黃斑部水腫,有橢圓形反光暈輪,中心凹光反射消失。診斷為“中漿”。中醫辨證為脾胃虛弱,三焦失樞,氣液郁積。當以開通玄府、運利水津為要,予小柴胡湯加減,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
藥用:柴胡12克,黨參15克,黃芩、法半夏、蒼術、茯苓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4劑。用藥后視力好轉,右眼1.0,右眼0.9。前方加肉桂(研服)、黃芪各10克,繼服5劑。視力右1.2,左1.0,眼底基本正常。予杞菊地黃丸與補中益氣丸,交替服用1月,以鞏固療效。隨防2年,未再復發。
(責任編輯:張燕君 )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