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倒睫是兒童,青少年以及老年人中比較常見的外眼病,主要是睫毛的生長方向發生異常。那么兒童患了倒睫應該怎么辦呢?家長們不要怕,以下我們來了解一下兒童倒睫。
臨床表現
患兒自覺磨痛、怕光、流淚。檢查時,可見部分或大部分睫毛向內(貼近眼球)傾倒,接觸角膜或結膜,眼瞼痙攣(閉眼難睜),結膜充血,角膜上皮剝脫(一般需在放大鏡或裂隙燈顯微鏡下觀察方可察覺),搔至出現角膜混濁、角膜潰瘍、角膜上長有新生血管。
造成兒童倒睫最常見的原因是瞼內翻,也就是整個瞼緣向眼球方向內卷,睫毛連帶著向內生長。這種情況大多見于比較肥胖的兒童,鼻梁發育不夠飽滿的孩子就更明顯;還有的兒童是由于內眼角的皺褶造成瞼內翻。此外,沙眼也是引起倒睫的重要原因。患了沙眼,如果不積極治療,晚期的病變會波及到眼瞼的瞼板,產生疤痕組織,疤痕收縮的結果造成部分睫毛內倒,嚴重時整個瞼緣內翻。另外,像眼睛的化學燒傷、外傷、瞼緣炎等疾病的修復期,由于在瞼緣或瞼板上形成瘢痕組織,也可以造成倒睫,甚至瞼內翻。
睫毛應對措施
倒睫的治療方法因人而異。
嬰幼兒的倒睫多發生在下瞼內側,常常是因為先天性內翻所致。由于患兒的睫毛柔軟、短細,而且瞼內翻會隨著年齡增長減輕,甚至不消失,所以一般不要急于手太矯治。
對于有幾根倒睫的小兒,拔倒睫也不是好的治療方法,由于患兒不會很好配合,因此很容易傷及眼球;況且拔掉的倒睫還會重新生長,再生的睫毛會更粗硬而更容易損傷角膜。此時可采用電解法或激光照射法,使睫毛的毛囊破壞倒睫拔除后就不會再生長。
到了學齡期,如果瞼內翻仍不減輕,或者倒睫的數目多,睫毛長得又長、又硬,則應接受手術治療,把向內卷曲的瞼緣通過手術恢復到正常位置,倒睫的問題就解決了。
倒睫的家庭護理
“倒睫”常在門診手術治療,不需住院。在家中護理應注意如下幾點:
一、術后眼睛蓋上眼墊,如兩眼同時手術,均需包蓋數天,眼不能見物,生活上會有很多不便。所以需家人細心照料。家中用物排列要有秩序,常用之物放在其順手處,需摸索走的地方,應注意排除路障。
二、飲食上注意給以容易消化、含維生素C豐富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以利傷口早日愈合。
三、每天換藥,注意無菌操作,防止感染。條件允許者應到眼科換藥,如確有困難,則應先洗凈雙手,結眼睛滴眼藥水后用棉簽拭凈分泌物,再涂上眼藥膏,然后用消毒紗布蓋好,用膠布固定,注意消毒紗布靠傷口面,不能用手接觸,以防污染。一般5天后便可拆線。
治療倒睫毛的小偏方
用料:五倍子,蜂蜜。
制作:將五倍子搗成細末,用蜂蜜調勻,取適量涂抹于眼皮上(外側)。
外用法:每日早、晚各一次。一般連續涂4~5天就會見效的,睫毛會恢復原狀,眼睛的不適感就會消失的。
以上是兒童倒睫的小知識,希望對廣大家長有所幫助。溫馨提醒,眼睛是心靈之窗,家長應注意兒童的用眼衛生,保護孩子的眼睛。
>>>推薦閱讀
倒睫,即睫毛轉向眼睛內方的現象。出現倒睫,主要是由于沙眼導致結膜瘢痕收縮,引發了某些連鎖問題。另外,倘若發生瞼緣炎、外傷等,也會導致倒睫。
倒睫是指睫毛向后生長,亂睫是指睫毛不規則生長。兩者都致睫毛觸及眼球的不正常狀況。反能引起瞼內翻的各種原因,均能造成倒睫,其中以沙眼最為常見。其他如瞼緣炎、瞼腺炎、瞼外傷或瞼燒傷,由于瞼緣部或眼瞼的瘢痕形成,睫毛倒向眼球。亂睫也可由先天畸形引起。
寶寶快六個月,有只眼睛總愛流眼淚,睡醒后還有眼屎,滴眼藥水也不管用,請問是怎么了?
(責任編輯:張燕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