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小伙兒王強(化名)打籃球時,不慎摔了一跤,就在大家還在為他是否骨折了擔心的時候,他卻發現眼部不適,到醫院才知道,視網膜脫落了。眼科專家提醒,高度近視患者不宜劇烈運動,極容易導致視網膜脫落。
事例 打籃球摔跤致視網膜脫落
近日,26歲小伙兒王強和幾個要好的朋友一起結伴去一家體育館打籃球,鍛煉原本是件好事,可這一場球卻讓他抱憾終身。
小王告訴記者,來到體育館后,高度近視的他為防止打球時磕碰,把眼鏡摘了下來,隨后就有恃無恐地跑向場地,打了大約20分鐘后,他準備帶球上籃的時候,被對方防守的隊員碰了一下,他整個人就不由自主地向一旁倒了過去,隨即重重地摔在了地板上。
眼看小王倒在地上,大家趕忙上前將他扶起來,有人一邊攙扶著他,還一邊讓他嘗試著走幾步,大家都擔心他摔傷了腿腳,很快,大家發現小王的胳膊腿都沒什么大問題,不由地舒了口氣,可小王卻覺得眼睛不適,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很快來到醫院向醫生求助,結果醫生告訴他,視網膜脫落了。
說法:高度近視不適合劇烈運動
對于發生在小王身上的這不幸一幕,醫生表示遺憾的同時,也再次發出了提醒——大連市友誼醫院眼科主任張戈非說,高度近視患者不宜劇烈運動。
張戈非介紹說,高度近視者,遠非戴的眼鏡片比其他人度數高那么簡單,其眼睛本身其實已經非常脆弱。他們的眼球軸長、眼球壁薄,視網膜也隨之變脆弱,甚至視網膜本身就可能存在破損,此時,如有外力作用就很容易受傷。所以,高度近視者最好不要進行劇烈運動,主要是預防視網膜脫落。
打籃球、跳高、踢足球、賽跑、跳水、蹦極、蹦迪、羽毛球、拳擊等等劇烈運動都不適合高度近視的人群。像跳水運動員、足球運動員、深水潛水運動員、拳擊運動員都是視網膜脫落的高危人群。
醫生提醒,高度近視人群最好每半年定期檢查眼底、視力和驗光。對于高度近視的患者來說相當的重要,因為,也許視網膜病變正不知不覺在發生。
調查:10%高度近視患者可出現視網膜病變
如今,近視眼患病率持續升高。據調查顯示,小學近視患病率為30%,初中為50%,而到高中、大學為70%-90%,近視眼已嚴重危害青少年眼睛健康,然而近視眼遠非視物模糊這么簡單,隨著近視度數的增高,發生視網膜脫落的危險同樣會增高。
據專家介紹,從近視的度數來分,100-300度為低度近視;300-600度為中度近視;600度以上則為高度近視。在臨床上,醫生發現在高度近視人群中,有10%的比例可能會出現視網膜病變。對于300度以上的近視患者來說,由于眼軸不斷增長,視網膜不能相應地變長,因而受到牽拉,拉扯造成的裂孔未及時修補,玻璃體已經液化的水分,便有機會灌入視網膜,就像墻紙滲水一樣,視網膜便鼓起一部分,進一步惡化就有可能發生視網膜脫落。
釋疑:高度近視為啥容易視網膜脫落?
高度近視者,遠非戴的眼鏡片比其他人度數高那么簡單,其眼睛本身其實已經非常脆弱。他們的眼球軸長、眼球壁薄,視網膜也隨之變脆弱,甚至視網膜本身就可能存在破損,此時,如有外力作用就很容易受傷。所以,高度近視者最好不要進行劇烈運動,主要是預防視網膜脫落。
哪些運動不適合高度近視患者?
打籃球、跳高、踢足球、賽跑、跳水、蹦極、蹦迪、羽毛球、拳擊等等劇烈運動都不適合高度近視的人群。像跳水運動員、足球運動員、深水潛水運動員、拳擊運動員都是視網膜脫落的高危人群。
>>>推薦閱讀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認為吃什么補什么,有的人認為吃魚眼可以明目,但是據專家研究證明,吃魚眼其實不是保護眼睛的最佳選擇。
40歲以后,眼球睫狀肌收縮力下降水晶體硬化,導致調節能力減弱,焦點逐漸后移。配戴合適的老花鏡(凸透鏡)可以補償調節力的不足。
(責任編輯:張燕君 )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