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從角膜屈光手術發展歷程及趨勢可以看到,隨著技術和設備的發展,屈光手術的效果和安全性等方面已得到足夠保證,人們的目光開始關注術后角膜生物力學改變。角膜生物力學簡單理解即為角膜抗擴張的能力,即角膜組織抵抗眼內部壓力的能力。完整的角膜層次和結構是維持正常角膜生物力學的關鍵因素,屈光手術的原理是通過切削部分角膜基質矯正屈光不正,因此術后角膜生物力學或多或少會受到影響。目前的屈光手術必須通過嚴格專業的術前檢查,就是為了保證術后的生物力學改變控制在安全范圍。當然,根據患者眼睛的具體情況,可能多種手術方式均能達到這個要求,但不同屈光手術后對角膜生物力學影響還是有些許差異,今天我想就這個問題和大家探討。
在正常人眼角膜組織中,一般認為前彈力層(Bowman膜)和角膜基質層在維持角膜生物力學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前部的角膜基質板層排列比后部更加致密,具有更多的傾斜分支和交聯,周邊部角膜的基質也比中央區具有更強的延展性,因此角膜的抗張力從前部基質到深部基質,從周邊角膜到中央角膜逐步減弱。
分析不同的角膜屈光手術,大致可分為表面手術和層間手術。表面手術包括PRK、LASEK、epi-LASIK以及最新的經上皮PRK手術等;層間手術包括各種LASIK手術,SBK也歸于表面手術還是層間手術目前還有爭議,但筆者認為從手術原理來說應歸入層間手術范疇。表面手術切削的基質部分是最表面的基質,范圍為治療光區大小,保留的基質部分為更多的周邊基質和相對更多的前部基質;層間手術制作包含一定前部基質的角膜瓣后,再從瓣下開始激光治療,因為基質間的愈合方式為瘢痕愈合,所以角膜瓣與基質床愈合后抗張力會大打折扣,因此層間手術后失掉的基質部分相當于角膜瓣大小和厚度的最前部基質和光區大小的前中部基質,保留的基質部分周邊基質和前部基質相對更少,所以層間手術后的生物力學改變大于表面手術,而SBK角膜瓣更薄,但仍比表面手術失去更多的周邊基質和前部基質,所以SBK術后生物力學改變間于表面手術和常規LASIK手術之間。
最新的不制作角膜瓣的LASIK手術因為周邊基質幾乎完全保留,而中央的前部基質同樣完整,內部壓力可以向周邊傳遞,理論上術后的生物力學與術前相比改變更少。
當然目前對于生物力學的研究還存在很多爭議,有研究表明,祛除了前彈力層并不會改變角膜生物力學屬性。后彈力層(Descemet膜)具有可延展性與低硬度,可以有效的緩沖一定范圍內的眼壓對于角膜形態的作用。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陳倩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