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天氣漸熱,人容易心煩氣躁,眼壓也會隨之升高。據了解,眼科門診最近就多了不少青光眼病人,而且多半都是老年人。眼科專家指出,青光眼有很多類型,如青壯年多見開角性青光眼,老年人多見閉角性青光眼,春夏之交和秋冬之交就是閉角性青光眼的高發期。患者急性發作常表現為“好像要爆炸一樣的眼痛”、半側頭痛、眼睛充血,視力也會急劇下降。此時必須馬上到醫院就診,否則眼壓過高不及時處理,短期內可能會導致視神經缺血和萎縮,有失明的風險。
老年青光眼急性發作前常有先兆
廣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眼科主任沙翔垠博士指出,老年性閉角性青光眼的發病機理主要是房水引流不暢,患者因為白內障或房角窄的特點,造成房水通道變窄甚至堵塞,房水不斷積壓在眼內就會導致眼壓升高。“正常眼壓是10-21毫米汞柱,該病急性發作眼壓可達到50毫米汞柱以上,嚴重的甚至可達到80-100毫米汞柱。”用“來勢洶洶”形容它一點也不夸張,患者不但感覺眼睛像爆炸一樣的痛,還有半側頭痛、眼睛充血、視力急劇下降等多重影響。如果不及時降眼壓,短期內可能會傷及虹膜、晶狀體視神經視網膜等眼內組織,導致不可逆的視力損失。
“在先兆期就進行簡單治療,急性發作完全可以避免”。何伯就是如此,他喜歡在黃昏散步,有段時間覺得偶爾眼睛脹,看東西不清楚,尤其在黃昏光線半明半暗的時候癥狀更明顯,看路燈甚至還有一圈彩虹色的光圈。他沒敢大意,馬上到醫院看病,醫生診斷為老年性青光眼的先兆期,給他做了一個簡單的虹膜周圍切除手術就完全免除了后患。據介紹,有的患者通過去除白內障或在虹膜周邊用激光打個小孔,也能達到預防急性發作的效果。
急性發作后先降眼壓再做手術
老年性閉角性青光眼一旦急性發作,患者多數都會因難以忍受疼痛而看急診。但內科或外科醫生卻可能先考慮為顱內腫瘤或偏頭痛,轉到神經內科或外科檢查。有些患者因為眼病引起胃腸反應比如腹瀉等,還可能被當成胃腸痙攣送到消化內科治療。可是,真正的病因沒找到,所謂的治療肯定是無效的。如果給患者打止瀉針,癥狀不但不能減輕還會進一步加重。
沙翔垠表示,由于誤診而沒有得到正確治療是該病急性發作后存在的風險之一,另外則是患者可能沒有及早就診,譬如說晚上發病了,卻等到天亮以后再去看,結果也耽誤了治療。如果眼壓升到40毫米汞柱以上,還沒有馬上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也許患者在短時間內就可能失明。所以一旦急性發作,必須先降眼壓緩解癥狀,再根據房水流出通道受損的情況做手術。
不過,很多患者都對手術的必要性表示質疑。沙翔垠指出,存在僥幸心理不愿做手術的病人,往往過不了幾天又會回醫院求診,到時癥狀更嚴重,治療也更麻煩。即使對一些慢性病人,由于長期高眼壓會引起視力受損,手術治療也是必需的手段。而且,拖的時間越久,眼睛結構受損越厲害,對患者的視力恢復和保留也越不利。因此,老年人平時就要密切注意自己的雙眼,像您這種已經出現了眼壓高的問題了,就更要認真診斷和治療了。
據統計,我國目前至少有500萬名青光眼患者,其中79萬人雙目失明,我國青光眼的患病率為0.21%至1.64%,且青光眼的患病率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的。另有調查數據顯示,50歲以上人群每百人中至少有兩人患有青光眼;40歲以上人群青光眼的患病率明顯高于年輕人,為1.4%;青光眼致盲人數占全體盲人總數的5.3%至21%,有的地區甚至高達30%,一些地區青光眼大有取代白內障而成為頭號致盲殺手的趨勢。
(責任編輯:徐惠珍 )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