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眼紅、眼癢癥狀并非慢性結膜炎所獨有,如果不加區分盲目用藥很容易出錯
醫學指導/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副主任醫師龔嵐
慢性結膜炎是眼科常見病,可由急性結膜炎治療不當演變而來,也可直接表現為慢性炎癥過程(被某些毒力不強的細菌感染后),主要表現為眼癢、灼熱、異物感、干澀,眼瞼沉重感,視疲勞等,尤其在夜間或近距離工作時,不適癥狀較明顯。"慢性結膜炎"在老百姓中"知名度"較高,每當出現眼癢、眼紅等不適時,許多人總是很自然地想到"慢性結膜炎"的診斷。實際上,眼紅、眼癢癥狀并非慢性結膜炎所獨有,如果不加以區分地全都按慢性結膜炎來治療,肯定會出錯。(摘自《大眾醫學》)
干眼癥VS慢性結膜炎
相似癥狀:長時間眼分泌物增多、結膜充血。
慢性結膜炎的主要體征為眼分泌物增多和結膜充血。晨起時,眼角有分泌物。白天,眼角可見白色泡沫狀分泌物。結膜充血主要為瞼結膜充血,炎癥持續日久者,結膜可變厚,但無瘢痕及血管翳。
最常見也最容易被誤診為慢性結膜炎的疾病是干眼癥。與慢性結膜炎一樣,干眼癥也有眼分泌物增多和結膜充血的表現。兩者的鑒別需要由臨床醫生結合患者的病史及專科檢查結果(如淚膜破裂時間測定、淚液分泌功能測試等)來判斷,不具備相應眼科專業知識的老百姓很難將兩者區分開。在此提醒廣大患者,如果有長時間眼分泌物增多和結膜充血癥狀,不要想當然地認為就是患了慢性結膜炎,并自行用藥,一定要盡早去正規醫院就診,以便明確病因,并接受針對性治療。
沙眼VS慢性結膜炎
相似癥狀:異物感、干燥和燒灼感。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體感染所致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結膜角膜炎。慢性期沙眼與慢性結膜炎在臨床表現上有一定的相似性,都表現為異物感、干燥和燒灼感,結膜污穢肥厚,有乳頭及濾泡增生。兩者最主要的區別在于慢性沙眼常有角膜血管翳,反復多次感染沙眼衣原體,會加重原有的沙眼血管翳及瘢痕形成。
過敏性結膜炎VS慢性結膜炎
相似癥狀:眼癢、紅、腫。
眼睛奇癢難忍是大多數過敏性結膜炎患者的共同感受,而慢性結膜炎也常有眼睛癢、紅、腫的癥狀,兩者非常容易混淆。過敏性結膜炎是結膜對外界過敏原的一種超敏免疫反應,春秋季節多發。常見的過敏原包括:花粉、塵螨、動物皮屑和毛發等。治療過敏性結膜炎首選抗過敏眼藥,與慢性結膜炎的治療方法完全不同。臨床上,因眼癢去醫院就診,結果被誤診為慢性結膜炎的過敏性結膜炎患者很多。尤其是常年過敏性結膜炎患者,因長期得不到正確治療,不適癥狀可持續存在。
特別提醒:
決定慢性結膜炎療效的三個因素
1、消炎眼液要選對。不同的抗生素眼液有不同的抗菌譜,只有針對病因用藥,才能達到最理想的治療效果。未經醫生指導,盲目選用抗生素眼液,容易導致細菌耐藥,加重病情。
2、用藥方法要正確。要徹底根治慢性結膜炎,必須堅持規律用藥,并用足藥量和療程,即必須遵循"適量、規律、全程"的用藥原則。切忌間斷用藥、擅自停藥。擅自停藥容易導致病情反復,還會導致細菌耐藥。
3、刺激因素要消除。慢性結膜炎之所以難以根治,除用藥不規范外,還與某些刺激因素未得到及時消除有關。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盡量避免接觸各種不良刺激物,如粉塵、化學煙霧等。
(責任編輯:徐惠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