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視網膜靜脈阻塞主要癥狀為中心視力下降,或某一部分視野缺損,但發病遠不如動脈阻塞那樣急劇和嚴重,一般尚可保留部分視力,在中央靜脈阻塞后3~4個月,約5~20%的病人可出現虹膜新生血管,并繼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命名本病特點是靜脈擴張迂曲,沿靜脈分布區域的視網膜有出血、水腫和滲出。那么該如何去診斷視網膜靜脈阻塞呢?
視網膜靜脈阻塞的診斷
中央靜脈阻塞的熒光造影表現為: ①視網膜內大量出血,使脈絡膜及視網膜熒光遮蔽; ②出現無灌注區及毛細血管無灌注區; ③黃斑深層水腫; ④靜脈壁著色或少許滲漏; ⑤新生血管及熒光素滲漏; ⑥視盤周圍輻射狀毛細血管代償性擴張。
視網膜電圖:發病初期正常,若阻塞不能消除,ERG中b波逐漸減低可形成負波型,若振幅越來越小,則預后不良。
血液流變學檢查可了解血漿黏度和全血黏度,可進行β凝血蛋白和血小板第Ⅳ因子含量測定。
FFA熒光造影所見亦因阻塞部位(總干,半側,分支)。阻塞程度(完全性,不完全性)及病程之早晚而有所不同。
鑒別診斷
根據視網膜靜脈阻塞的眼底表現特征,如靜脈高度迂曲擴張及沿靜脈出血以及熒光血管造影檢查,診斷并不困難但須與以下眼底病鑒別:
1、靜脈淤滯性視網膜病變(venous stasis retinopathy) : 由于頸內動脈阻塞或狹窄,導致視網膜中央動脈灌注減少致中央靜脈壓降低,靜脈擴張,血流明顯變慢。眼底可見少量出血,偶可見有小血管瘤和新生血管。與視網膜靜脈阻塞不難鑒別,后者靜脈壓增高,靜脈高度迂曲擴張,視網膜出血多,癥狀更重。
2、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一般為雙側,視網膜靜脈擴張迂曲,但不太嚴重,且視網膜靜脈壓不增高出血散在,不如靜脈阻塞量多,常有硬性滲出,血糖增高有全身癥狀可以鑒別但糖尿病患者也容易患視網膜靜脈阻塞。
3、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病變常為雙眼對稱,視網膜出血表淺稀疏,多位于后極部靜脈雖然擴張但不迂曲發暗。常見棉絮狀斑和黃斑星芒狀滲出。而視網膜靜脈阻塞患者常有高血壓,多為單眼發病,靜脈高度迂曲擴張視網膜出血多。
(責任編輯:陸偉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