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一)白內障藥物治療
盡管目前有近40多種抗白內障的藥物在臨床上廣泛使用,但其療效均不十分確切。
1.輔助營養類藥物 治療藥物包括一些無機鹽、微量元素、游離氨基酸配方和維生素C、E等。
2.醌型學說相關藥物 卡他林可阻止醌型物質的氧化作用。此類藥物還有國產的白內停等。
3.抗氧化損傷藥物 包括谷胱甘肽等。
4.醛糖還原酶抑制劑 如莎普愛思,可用于治療糖尿病性白內障和半乳糖血癥白內障。
5.中醫中藥 包括麝珠明目液、石斛夜光丸、障翳散和障眼明等。
(二)白內障手術治療
至今藥物治療尚不能有效阻止或逆轉晶狀體混濁,因此,手術治療仍然是各種白內障的主要治療手段。
1.手術時機
既往認為白內障成熟期為手術最佳時期,現在由于手術技術及設備的進步,一般認為視力低于0.1以下者即可手術。此外,根據手術條件以及患者主觀要求,這一標準可作相應調整。
2. 術前檢查
(1)眼部檢查 包括:① 檢查患者的視力、光感及光定位、紅綠色覺;② 裂隙燈、檢眼鏡檢查,記錄角膜、虹膜、前房、視網膜情況以及晶狀體混濁程度,排除眼部活動性炎癥等病變。
(2)特殊檢查 包括:① 眼壓;② 角膜曲率以及眼軸長度測量,計算人工晶狀體度數;③角膜內皮細胞、眼部B超等檢查。
(3)全身檢查 包括:① 對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控制血壓、血糖;②心、肺、肝、腎等臟器功能檢查,確?赡褪苁中g,必要時請內科會診。
(4)白內障術后視力預測
視力下降是白內障患者就醫的主要原因,因此白內障手術前進行術后視力預測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混濁的晶狀體遮擋了對視網膜的直接觀察,因此必須采取一些檢查方法對視網膜和黃斑的功能進行評估。
3. 手術方法
一千多年以前,我國以及印度等國家就有針撥術治療白內障的記載。近年來白內障手術有了質的飛躍,成為現代眼科學中發展最新、最快的領域之一。
(1) 白內障針撥術 機械將混濁晶狀體的懸韌帶離斷,使晶狀體脫入玻璃體腔。因術后并發癥較多,故除部分不發達地區仍有少數應用外,此術式已基本被淘汰。
(2) 白內障囊內摘出術 是將混濁晶狀體完整摘出的手術,曾經是白內障摘出的常用手術。手術操作簡單,肉眼下可完成,手術設備及技巧要求不高。術后瞳孔區透明,不發生后發性白內障。但手術需在大切口下完成,玻璃體脫出發生率高,易造成玻璃體疝而引起青光眼、角膜內皮損傷、黃斑囊樣水腫和視網膜脫離等并發癥。
(3) 白內障囊外摘出術 是將混濁的晶狀體核和皮質摘出而保留后囊膜的術式,目前是我國的白內障主導手術。手術需在顯微鏡下完成,對術者手術技巧要求教高。因為完整保留了后囊膜,減少了對眼內結構的干擾和破壞,防止了玻璃體脫出及其引起的并發癥,同時為順利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狀體創造了條件。術中保留的后囊膜術后易發生混濁,形成后發性白內障。
(4) 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 是應用超聲能量將混濁晶狀體核和皮質乳化后吸除、保留晶狀體后囊的手術方法。超聲乳化技術將白內障手術切口縮小到3mm甚至更小,術中植入折疊式人工晶狀體,具有組織損傷小、切口不用縫合、手術時間短、視力恢復快、角膜散光小等優點,并可在表面麻醉下完成手術。
(5) 人工晶狀體植入術 植入人工晶狀體用于矯正無晶狀體眼或屈光不正。人工晶狀體按植入眼內的位置主要可分為前房型和后房型2種;按其制造材料可分為硬質和軟性(可折疊)2種,均為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光學物理性能和組織相容性。
5.手術并發癥
白內障手術并發癥可發生在術中或術后的任何階段,術后第1天對患者進行仔細檢查是非常必要的,復查時間通常為術后1周、1個月和3個月。
① 出血:術后前房出血多發生于術后1周內,大多來源于切口或虹膜血管出血。玻璃體出血常因糖尿病、視網膜裂孔或繼發于低眼壓。遲發性脈絡膜出血較少見。
② 眼內壓升高:白內障術后一般有短暫的眼壓升高,24小時可下降至正常。若眼壓持續升高,則形成青光眼。眼壓升高的原因包括:出血、晶狀體皮質殘留、炎癥反應、瞳孔阻滯、粘彈劑殘留或術前業已存在的青光眼。特殊情況下,由于房水向后倒流并阻滯于玻璃體內,虹膜隔前移導致前房角關閉,引起惡性青光眼。
③ 眼內炎:是白內障術后最嚴重的并發癥。根據病原體的致病性不同及病程長短,眼內炎可呈現急性或慢性表現。一般的臨床表現包括眼痛、視力下降、球結膜水腫、睫狀充血、前房積膿和玻璃體混濁等。
④ 慢性葡萄膜炎:與毒力較低的細菌如丙酸痤瘡桿菌、表皮葡萄球菌等感染或術前即存在的慢性葡萄膜炎有關。部分病人尚可由對人工晶狀體的反應所致。
⑤ 后囊膜混濁:即后發性白內障,術后數月即可發生。
⑥ 角膜散光:角鞏膜緣的切開和縫合不可避免地使角膜的表面完整性受到破壞,引起散光。
⑦ 視網膜光毒性損傷:手術顯微鏡強光的長時間照射會導致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的光損傷;颊咝g后出現視力下降、中心暗點或旁中心暗點。
⑧ 黃斑囊樣水腫:相關因素包括伴有前列腺素釋放的炎癥、玻璃體黃斑牽引、暫時性或長期的術后低眼壓等。
(3) 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后并發癥
① 瞳孔纖維蛋白滲出:術后的葡萄膜炎癥反應致纖維蛋白滲出,沉積于人工晶狀體表面,可引起視力下降、瞳孔阻滯,后者尚可致眼壓升高。
② 人工晶狀體位置異常:包括瞳孔夾持、偏位等。
③ 前房型人工晶狀體植入后可因損傷前房角和角膜內皮引起繼發性青光眼和角膜內皮失代償。
④ 人工晶狀體屈光度誤差:由于人工晶狀體制造、術前患眼測量和計算中的誤差所致。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在線;媒體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杜麗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