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一)定義及流行病學
青光眼 定義為威脅和損害視神經視覺功能,主要與眼壓異常升高有關的一組眼病。也就是說如果眼壓超過了眼球內組織,尤其是視網膜視神經所能承受的限度,將給眼球內各組織,尤其是視神經視功能帶來損害。如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視野可以全部喪失,終至失明。而這種青光眼導致的失明,就目前的醫學技術水平來說是無法使其逆轉和恢復的。
流行病學研究資料表明,青光眼在全球是僅次于白內障的導致視力喪失的主要病因。世界衛生組織收集的資料推測全球原發性青光眼患者約6680萬(2000年),其中約10%的患者失明。
(二)青光眼性視神經病變及其病理基礎
青光眼中最核心的問題是視神經病變,因為無論是哪一類的青光眼,都具有共同的視網膜視神經損害這一病理結局。青光眼視神經損害臨床上表現為特征性的視神經萎縮,是神經節細胞軸突變性的直接表現。
造成青光眼視神經損害主要因素是升高的眼壓,同時也存在一些患者的易感因素如近視眼,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
(三)青光眼的分類
根據病因學、解剖學和發病機制等,青光眼有許多種分類方法,臨床上通常將青光眼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和發育性三大類:
1. 原發性青光眼:這類青光眼的病因機制尚未完全闡明,為與繼發性青光眼相區別,習慣上仍稱為原發性青光眼,是主要的青光眼類型,在我國約占86.7%,發生在成年以后人群。
2. 繼發性青光眼:由眼部其它疾病或全身疾病等明確病因所致的一類青光眼,可見于各年齡人群。
3. 發育性青光眼:為眼球在胚胎期和發育期內房角結構發育不良或發育異常所致的一類青光眼,于嬰幼兒和青少年時期發病。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在線;媒體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劉彩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