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手術作為治療白內障的最有效途徑,已經幫助數以百萬計的患者重見光明。然而,植入的人工晶狀體可能未必“合身”,讓患者遭遇遠、近視或散光等遺留問題,難摘眼鏡。
而今,一種新型人工晶體——光可調屈光力晶狀體正帶來改變。它們可針對不同病患精細調節,為患者提供“最好”視力。
新型晶體
倫敦眼科醫院醫生博比·庫雷希不久前在英國開展第一批光可調屈光力人工晶狀體手術。
英國《每日郵報》引述庫雷希的話報道:“你完全可以告訴接受白內障手術的病人,他們(術后)會擁有完美視力,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更令人興奮的是,一些人術后還可能有(高出正常的)‘超級視力’。”
在手術中,醫生在術眼角膜或鞏膜切出約2毫米長切口,伸入超聲探頭擊碎渾濁的晶狀體并吸出,植入光可調屈光力晶狀體。
這一晶狀體擁有特殊的分子結構,在帶有交叉結構的硅膠聚合物基質中,均勻埋藏光小體。經紫外線照射時,會引起光小體聚合,向聚合區域遷移,引起晶體厚度改變,實現屈光度調整。
重大突破
庫雷希說:“這是不可思議的手術,可能是白內障手術在未來數十年間的最大突破。”
采用光可調屈光力晶狀體的白內障手術時間一般在10到15分鐘左右,與植入普通晶狀體時間相當。庫雷希說,患者幾小時內就能感覺到視力明顯改善,視力有時甚至比患病前更好。
按照程序,病患完成植入手術10天至半個月時間后,復診并接受晶狀體屈光度調整。經醫生檢查后,患者把下頜擱在一個固定裝置上,讓晶狀體接受紫外線照射約90秒。數天后,他們再接受必要的微調,直到最后“定型”。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在線;媒體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陳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