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qū)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紫外線強的地區(qū),老年人患白內障的概率要高
白內障的發(fā)病原因至今不是十分明確,但研究發(fā)現(xiàn),過量紫外線照射在白內障的形成中有著重要作用,像西藏、青海、海南、廣東等日照強烈的地區(qū),由于紫外線密度高,持續(xù)時間長,如果長期在戶外被紫外線照射時間過長,很容易引起各類眼病,白內障發(fā)病率也相對較高。
研究資料表明,紫外線對人體皮膚和眼睛的影響最為明顯。皮膚吸收紫外線后黑色素沉積,皮膚就會曬黑。另外,受光化學反應的作用,能級較高的光子流還會引起細胞內的核蛋白和一些酶的變性。與此同時,眼睛是對紫外線最為敏感的部位。有研究表明,波長為230毫微米的紫外線可全部為角膜上皮吸收,波長為280毫微米的紫外線對角膜損傷力最大。波長為290~400毫微米的近紫外線能對晶狀體造成損傷,是老年性白內障的致病因素之一。暴露于過量紫外線照射下除了容易導致白內障以外還可能引發(fā)多種疾病,如皮膚黑色素瘤、鱗狀細胞癌、基底細胞癌、慢性日光損傷、日光灼傷、皮質性白內障、角膜及結膜腫瘤等。
大多數(shù)白內障是老年人退行性病變所致,此外,眼外傷、先天性遺傳等也可導致白內障的發(fā)生,目前白內障在國內致盲性眼病中排名第一,除了及時手術可以完全治愈之外,藥物無法根治;但是,若多注重生活習慣上的保健,則可延遲白內障的發(fā)病或減緩白內障發(fā)展的進程。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日積月累形成,因此在日照強烈的戶外,建議廣大市民在戶外強烈的陽光下一定要做好對眼睛的防護,注意戴帽子、太陽鏡或者偏光鏡,預防紫外線照射,同時服用適當?shù)?a target="blank">維生素及礦物質,常吃水果、蔬菜,以降低白內障等眼病的發(fā)病率。
${FDPageBreak}
醫(yī)生: 出門要戴深色眼鏡
老年人由于晶狀體的彈性減弱,睫狀肌的調節(jié)力減弱,看書或寫字的時間稍長一些就會引起眼球脹痛,甚至頭痛不適。因此,閱讀和看電視的時間應控制,每隔1小時應到戶外活動或閉眼休息10~15分鐘。晚上或光線較暗時,看書時間不應過長,應合理安排閱讀和休息。此外,還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預防脫水。人體在發(fā)生脫水的情況下,體內液體正常代謝紊亂,就會產生一些異常的化學物質,損害晶狀體,導致白內障發(fā)生,而對已有白內障的患者,脫水可使病情加劇。因此,一旦遇到各種原因引起的腹瀉、嘔吐,或在高溫條件下大量出汗,都應及時補液,一般情況下,只需喝白開水、茶水即可。
戴深色眼鏡。受太陽紫外線照射時間愈長,患白內障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外出時戴深色眼鏡,可使眼睛受到紫外線照射減少。60歲以后視力下降的老年人,戴上黃褐色的太陽鏡,可防止視力進一步減退和預防白內障的發(fā)生。
攝入足夠的維生素C。人眼中維生素C的含量大約比血液中高出30倍。隨著年齡增長,營養(yǎng)吸收功能與代謝機能逐漸減退,晶狀體營養(yǎng)不良,維生素C含量明顯下降,久而久之引起晶狀體變性,導致白內障發(fā)生。維生素C還能減弱光線和氧對晶狀體的損害,具有防止老年性白內障形成的作用。
(責任編輯:劉彩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