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世界視力殘疾患者中真正得到低視力康復治療者不足2%,而在我國則更低。
據溫州低視力中心副教授于旭東介紹,平時在兒童斜弱視力門診中,也常會發現有低視力兒童。尤其是一部分的先天性眼球震顫、先天性白內障患兒,但過來檢查時往往已經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低視力兒童要早發現、早診斷、早用助視器、早期康復。”于教授介紹,這“四個早期”對于患兒今后的健康成長有積極意義,因為對于兒童來說,1歲到2歲期間是眼睛發育最關鍵的時期,而治療時機的選擇非常重要。
新生兒或嬰幼兒的低視力早期很難發現。如何盡早發現兒童低視力?
醫生認為,父母應建立起帶幼兒做定期眼睛體檢的意識,一旦發現孩子眼睛有問題,如小兒眼睛呈凝視狀態、眼睛不能追隨目標、有眼球震顫等情況,就要立即去醫院找眼科醫生檢查。
一部分低視力兒童如果能提早發現,并進行合理治療,是可以獲得有效視力的。如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青光眼應早期手術、早期預防。術后要定期復查,防止并發癥,并給予適當的增視訓練。對于那些手術或藥物治療及常規屈光矯正仍無法提高視力的兒童,可通過專業醫生的指導,借助低視力助視器的幫助,改善他們的視功能。
低視力并不等于盲,70%以上的低視力患者可依靠助視器提高視力。
低視力并不等于盲,但是,現實生活中有相當一部分人被當成是“盲人”,其實這部分患者通過規范的康復訓練或借助某些助視器,可以有效地改善視力。
農村的一些老年患者,由于消息閉塞、行動不便或無力支付治療費用等原因,長期處于盲區生活狀態。對于許多老年人來說,白內障可以通過手術治療重現光明,但對于那些由于身體等原因不能接受手術的白內障患者,或者現有的醫療手段無法使視力得到進一步恢復的其他低視力患者,低視力康復將幫助他們提高生活質量。
“一副價值幾十元的低視力助視器,就有可能讓他們看上電視,看見報紙。”于醫生手拿高倍的放大鏡、望遠鏡、擴大視野的三棱鏡,介紹起低視力助視器。70%以上的低視力患者可依靠這類助視器提高視力。
據介紹,目前醫院開展的低視力康復,就是向視力殘疾患者提供合適的助視器,并通過適當的訓練,使其能熟練掌握助視器的使用,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其殘存的有用視力,提高獨立生活的能力。
由于低視力患者中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以往低視力的老人可能要依靠家人和社會的幫助才能生存,如果低視力的老人佩戴了助視器,康復了他們的視力,就有可能增強獨立生活的能力。
“通過低視力康復,可以讓低視力兒童也能夠在普通學校里與正常視力的兒童一起學習,參加正常的社會活動,能讓他們親身體驗到美麗的人生和多彩的世界。”
低視力并不等于盲,但是,現實生活中有相當一部分人被當成是“盲人”,其實這部分患者通過規范的康復訓練或借助某些助視器,可以有效地改善視力。
(責任編輯:楊金梅 )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