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四年前,中學地理教師楊明在重慶市泰恒眼科醫院做了近視手術,術后眼前有霧感,醫生解釋這是短暫恢復期內的必然反應,無須擔心。然而三個月后,楊明的眼前仍然一片模糊,重回醫院問詢時,戴著框架眼鏡的主刀醫生宣布,高階像差增大是手術沒法解決的痼疾,楊明該做的是“適應”而不是“治療”。手術改變了楊明的生活,他在業余時間開始致力于研究術后患者的視覺質量問題。“近視手術會造成高階像差增大是學術界公認的觀點,只是學術界的常識對公眾仍然是盲點。”楊明說。
中國近視手術數量居世界首位
據了解,我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近視人群,在13億國民中,超過30%的人看不清這個世界。在中學生中,近視發病率超過一半,而在大學生中,甚至高達70%~80%。由于框架眼鏡影響美觀,不方便運動,而隱形眼鏡本身就有一定的問題,再加上入學、招飛及參軍體檢時,對視力又有諸多要求,準分子激光手術應運而生,并日益受到越來越多近視患者,尤其是學生的青睞。有統計資料顯示,我國每年至少有70萬人通過手術摘掉眼鏡,近視手術數量居世界首位。
(責任編輯:陳文穎 )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