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奇癢難耐試試中醫法
蕁麻疹以皮膚瘙癢性風團為主要臨床表現,嚴重危害患者健康,在中醫上蕁麻疹屬于隱疹范疇,中醫通過辨證論治,根據蕁麻疹的起病緩急及癥狀的嚴重程度,將其分為不同類型,采用不同中藥復方治療,療效較好。
營衛不和型蕁麻疹
急性蕁麻疹大多屬營衛不和型,表現為素體衛外不同,營衛失和。治宜調和營衛、祛風止癢。方用桂枝湯加味,處方:桂枝、白芍、大棗、炙甘草、生姜、當歸、生黃芪、白鮮皮、地膚子、防風、荊芥。湯劑酌加白鮮皮、白蒺藜、鉤藤等祛風止癢之藥即可,療效較好。很多患者往往有脾胃宿疾,宜用祛風止癢兼健脾除濕方,如:荊防湯合四君子湯加減,同時還應配合飲食禁忌,宜清淡飲食,忌食辛辣油膩食物,以免刺激胃腸誘發此病。
風濕熱型蕁麻疹
對于風濕熱型患者,治宜清熱祛濕、消風止癢。方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味,處方:炙麻黃、連翹、荊芥、杏仁、生石、防風、蟬蛻、桑皮、僵蠶、丹參、甘草。
氣血兩虛型蕁麻疹
對于氣血兩虛型患者,宜采用補益氣血法,常用方為當歸飲子、十全大補湯、八珍湯等。若脾氣虛為主者為補中益氣湯,歸脾湯等;脾肺氣虛明顯者,宜用玉屏風散加味。
蕁麻疹可采用拔火罐療法治療,拔火罐療法有祛風散熱的作用,可驅瀉蘊結在肌膚之間風熱病毒,從皮里散發,達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通絡之功效,治療蕁麻疹效果較好。
拔火罐療法
讓患者取側臥位,選用500毫升罐頭瓶,用閃火法,在神闕穴拔火罐(越深療效越好),第一次保留10分鐘后起罐,間隔1~2分鐘后,再在此雙側曲尺、合谷、足三里、太沖。方法:中脘、天樞、氣海、足三里針刺,施以補法,曲池、合谷、太沖施以瀉法,留針30分鐘,中間運針2~3次。7天為1個療程,療程間隔3天行下一個療程。所有穴位用同樣方法進行,每個患者施術3次,使局部充血越明顯療效越好,由正常膚色變成暗紫色為好。每日1次,連續3天為1個療程。神闕穴撥火罐治療蕁麻疹患者,臨床效果滿意,副作用小,費用經濟,方法簡單,尤其適用于西藥抗過敏或激素治療無效的患者。現代研究還表明,中藥口服和拔火罐內外合治,相得益彰,治療慢性蕁麻疹不僅療效確切,且能降低蕁麻疹的復發率。
臨床療效
以皮疹完全消退、自覺癥狀消失為治愈;以皮疹消退≥70%,自覺癥狀明顯減輕為顯效;以皮疹消退≥30%,自覺癥狀有所減輕為有效;以皮疹和自覺癥狀無變化為無效。相關學者采用此法治療治療53例蕁麻疹患者(王翠蓮:拔火罐治療急性蕁麻疹123例臨床觀察),有29例痊愈,19例有效,5例無效,總有效率達90.57%。
蕁麻疹是由諸多因素引起的變態反應性皮膚病,中醫認為蕁麻疹的發病與先天稟賦不足,加之風、熱、濕諸邪侵犯皮膚有關,以消癢湯外洗、消風方內服治療,療效較好。
消癢湯
消癢湯為外用洗劑,方劑組成:捏柏、天針地針、薄荷、夜交藤、鬼米辣子、蘇葉、蛇倒退、小血藤、荊芥、苦參、金銀花、柴草、蛇床子、野菊花、流黃、雄黃各50克,煎湯外洗,或坐浴于木桶內浸泡,每天1次,每次浸泡10分鐘左右。7天為1療程。
消風方
慢性蕁麻疹患者可加服消風方湯劑,方劑組成:北芪25克、白術15克、魚膽草15克、連翹10克、土茯苓20克、白芍15克、山楂20克、白蒺藜15克、酸棗仁15克、烏梅20克、牡蠣25克、五味子10克、甘草5克,水煎取汁,每日1劑,1日3次,7天為1療程。
臨床療效:以局部風團、瘙癢及全身諸癥消失,2年未復發為治愈;局部風團消失,發作間隔時間延長為好轉;風團瘙癢發作頻繁無緩解為無效。160例蕁麻疹患者(《侗藥消癢湯洗劑治療蕁麻疹160例療效觀察》)經1療程治療后,有45例(28.1%)痊愈;101例(63.1%)好轉;其余14例無效。總有效率達94.3%。
溫馨提示:經過上面的詳細介紹,我們不難發現生活中有很多日常吃的食物對蕁麻疹都有治療效果,所以在日常飲食中患者一定要注意合理安排,祝愿廣大患者早日治療好蕁麻疹。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成艷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如何選擇治療濕疹的好醫院
2024-10-24天冷生凍瘡,能用肝素鈉乳膏嗎?
2024-10-24手指長小白泡且癢,能否用藥及用何藥?
2024-10-24頭發細軟油膩且有白發能否用胱氨酸
2024-10-24女性腰難受、盜汗且脫發嚴重能吃知柏地
2024-10-24三個月寶寶濕疹反復,求無激素無副作用
2024-10-24酮康他索乳膏的功效及效果如何?
2024-10-24西區治療痤瘡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4
熱門文章
哪些人群易感染帶狀皰疹病毒?預防措施在這里
2024-10-28腋下有異味是怎么回事?有這4大原因
2024-10-28疣體是什么樣的
2024-10-24科學飲食,帶狀皰疹哪些蔬菜不能吃
2024-10-24雞皮膚治療的優選方案
2024-10-24雞皮膚怎么治?專業解讀與護理指南
2024-10-23得了魚鱗病該怎么辦?看這篇就夠了!
2024-10-23得了濕疣會有哪些癥狀
2024-10-22